夏日閒書墨君堂壁二首
宋代:文同
先人有敝廬,涪水之東邊。
我罷漢中守,歸此聊息焉。
是時五六月,赤日烘遙天。
山川盡糝燥,草木皆焦燃。
塵襟既暫解,勝境乃獨專。
高林抱深麓,清蔭密石綿。
層岩敞戶外,淺瀨流窗前。
邀客上素琴,留僧酌寒泉。
竹簟白石枕,穩處只屢遷。
忽時乘高風,遠望立雲煙。
野興極浩蕩,俗慮無一緣。
氣爽神自樂,世故便可捐。
卻憶為吏時,荷重常滿肩。
几案堆簿書,區處忘食眠。
冠帶坐大暑,顙汗常涓涓。
每懼落深責,取適敢自便。
安閒獲在茲,怳若夢遊仙。
行將佩守符,復爾趨洋川。
山中豈不戀,事有勢外牽。
尚子願未畢,安能賦歸田。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屬四川綿陽市鹽亭縣)人。著名畫家、詩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進士,遷太常博士、集賢校理,歷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陝西洋縣)等知州或知縣。元豐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吳興)就任,世人稱文湖州。元豐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陳州(今河南省淮陽縣)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歲。他與蘇軾是表兄弟,以學名世,擅詩文書畫,深為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讚許,尤受其從表弟蘇軾敬重。► 857篇詩文
寄雲水禪師
宋代:文興
百丈傳衣後,棲心近沃洲。
道高歸毳侶,名重達凝旒。
對話千峰雪,安禪萬木秋。
仍聞有新偈,時向四方流。
癸巳歲邑中大歉三七侄捐金散谷以濟艱食因成
宋代:吳芾
吾家謂侄非常兒,自幼讀書嘗下帷。
平居事母盡孝道,力供子職曾無違。
辛勤農畝三十載,頓立門戶成家肥。
恥同流俗事驕吝,好賢樂業常怡怡。
聞人急難知在己,見義踴躍無不為。
造橋砌路未為德,折券釋逋未足奇。
究其存心用意處,尤在邑人艱食時。
此邑山多土田少,民貧
吾家謂侄非常兒,自幼讀書嘗下帷。
平居事母盡孝道,力供子職曾無違。
辛勤農畝三十載,頓立門戶成家肥。
恥同流俗事驕吝,好賢樂業常怡怡。
聞人急難知在己,見義踴躍無不為。
造橋砌路未為德,折券釋逋未足奇。
究其存心用意處,尤在邑人艱食時。
此邑山多土田少,民貧自昔難支持。
其間歲收數百斛,已為富室他可知。
況復今年苦亢旱,州里遠近鹹告飢。
田疇彌望總如燎,細民未免俱流移。
縱使人能保常產,亦復有甑無米炊。
雖幸朝家行賑濟,正恐未能遍群黎。
往往傾村走山谷,荷鋤掘地尋蕨萁。
取根為粉雖可飽,食之既久人亦羸。
春來必至生疫癘,死填溝壑夫何疑。
吾侄見之軫憂惻,首議倡率輸家貲。
既捐青蚨二百萬,猶恨糴貴難療飢。
庾中僅存二千石,一旦傾倒盡散之。
此心但欲濟隣里,身外浮名非所希。
吁嗟薄俗務貧鄙,計較升鬥爭刀錐。
徒知富有可潤屋,豈慮人怨親戚離。
有如吾侄為此舉,吾鄉自古應亦稀。
小惠所施固未博,風義自足洗澆漓。
儻使人人皆若爾,千里豈復憂餒時。
第願吾侄廣此意,所為盡從今日推。
陰功在人天心報,會俾爾壽膺繁禧。
梓里遺芳傳未艾,世有子孫攀桂枝。
豈惟同里共歆艷,亦使吾侄增光輝。
老夫無以示旌勸,聊為吾侄題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