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種梅 其六

明代成鷲

出林生內熱,移樹就新寒。夜坐當三五,朝眠過一竿。

雨肥爭影瘦,吟苦覺詩酸。即此忘飢得,應同井李看。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於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後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雲寺、廣州大通寺,終於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篇詩文

猜您喜歡

馬山雜詠三十韻 其十

明代成鷲

長與紅塵斷往來,茅堂移在白雲堆。發同木葉逢秋改,心似爐煙向晚灰。

老樹偏宜孤鶴立,幽花止為一人開。溪翁本是忘機者,珍重群鷗莫見猜。

夏日偕諸子舟泛虎溪望涯而返歸舟分賦

明代成鷲

舊識虎溪路,今從溪上行。一乘青雀舫,重訂白鷗盟。

何必踐斯境,應知愜野情。渺然發歸興,遙寄棹歌聲。

偕伍秋農游白雲古剎

明代成鷲

青山白髮兩相催,且伴宗雷訪渡杯。微雨乍過溪路濕,疏鍾遙報洞門開。

暫辭城市人初到,久別家山客又來。莫遣奚僮笑岑寂,詩囊攜得嶺雲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