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東林七問 其二 問影

明代成鷲

屏跡茅檐下,追隨日以疏。偶然到城市,未免識儂渠。

造物靜相對,此身常有餘。何時謝形役,不敢惜離居。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於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後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雲寺、廣州大通寺,終於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篇詩文

猜您喜歡

題畫 其三

明代成鷲

獨坐倚山閣,山深樹影重。客心何所寄,雲外兩三峰。

寄莖鑒二子

明代成鷲

白雲西望數峰青,咫尺家山在戶庭。蜾贏囑兒當類我,獼猴憐子謂寧馨。

物情痴絕堪長嘆,詩句吟來只自聽。身健報恩終有分,此間隨地得參苓。

答伍亦潛來韻

明代成鷲

鹿鹿生涯草草過,亡羊真覺路岐多。梅園自笑不歸去,蓮社相尋又若何。

在世可堪成孟浪,此身難得免奔波。相聞共有剡溪興,幾日扁舟下白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