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吼萬慧均二公從匡廬奉佛舍利還 其一
明代:釋今無
腳底何曾路不平,薰風秋氣往來輕。珠江吞卻鄱陽月,百粵長空萬古明。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湧,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0篇詩文
苦雨懷東皋草堂寄如仲愚
明代:釋妙聲
四月淫雨寒悽迷,邊軍夜歸聞鼓鼙。大麥漂流小麥黑,富家嘆息貧家啼。
書囊留滯北山北,草堂故在西枝西。焚香掃地早閉戶,莫遣加沙沾燕泥。
贈識庸師
明代:釋今回
遠公棲隱杜柴扃,雲木森森背古城。居士少過誰結社,祖庭長住獨持經。
磬聲斷續月光上,木榻幽深佛火明。客邸逢君知舊識,一聞高論便心傾。
寓虎丘作
明代:釋今嚴
姑蘇最佳處,況復好春晴。塵榻有人假,春山盡日行。
頓忘留滯苦,漸覺野情生。夜到講堂上,空吟月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