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 其七
元代:戴良
游魚返於淵,飛鳥歸於山。行子別鄉國,既久何當還。
日落長風起,稜稜氣遂寒。居人息深帷,浮客未遑餐。
憂虞銷素質,風霜凋夙顏。惟餘一寸心,歲暮保貞堅。
戴良
(1317—1383)元明間浦江人,字叔能,號九靈山人,又號雲林。通經、史百家暨醫、卜、釋、老之說。初習舉子業,尋棄去,學古文於黃、柳貫、吳萊。學詩於余闕。元順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華,召之講經史。鏇授學正。不久逃去。順帝授以淮南江北等處儒學提舉。後避地吳中,依張士誠。見士誠將敗,挈家泛海,抵登、萊。欲行歸擴廓軍,道梗,僑寓昌樂。元亡,南還,變姓名,隱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師,試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辭,忤旨。逾年自殺。良為詩風骨高秀,眷懷宗國,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靈山房集》。► 0篇詩文
西山脩竹已為軍兵所伐
元代:藍仁
朝來伐竹已千竿,始覺籓籬宇宙寬。照室丹光林外見,隔溪山色座中看。
春秋豈信栽培易,風雨那愁出入難。鳳鳥不來龍已去,空山誰與報平安。
賓州九日作
元代:藍仁
三年頻客路,九日又賓州。野圃黃花晚,空江白雁秋。
無錢從止酒,有賦倦登樓。回首關山遠,蕭蕭落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