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戊午九月,偕同官延慶閣過碧沚)
宋代:吳潛
重九先三日,領客上危樓。滿城風雨都住,天亦相邀頭。右手持杯滿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徙倚闌乾角,一笑與雲浮。
望平疇,千萬頃,稻粱收。江澄海晏無事。贏得小遲留。但恨流光抹電,假使年華七十,只有六番秋。戲馬台休問,破帽已颼颼。
吳潛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後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於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鬱,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餘》。► 749篇詩文
宴清都(壽秋壑)
宋代:吳文英
翠匝西門柳。荊州昔,未來時正春瘦。如今剩舞,西風舊色,勝東風秀。黃粱露濕秋江,轉萬里、雲檣蔽晝。正虎落、馬靜晨嘶,連營夜沈刁斗。
含章換幾桐陰,千官邃幄,韶觀還奏。席前夜久,天低宴密,御香盈袖。星槎信約長在,醉興渺、銀河賦就。對小弦、月掛南樓,涼浮桂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