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張子白
明代:成鷲
飄飄天地一沙鷗,偶逐仙鳧到十洲。客夢不離煙雨寺,歸心分付峽江流。
丹霞日暮知難到,中宿雲深未易游。一曲長歌留別去,相期應在虎溪頭。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於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後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雲寺、廣州大通寺,終於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篇詩文
天然和尚七十頌
明代:成鷲
拙哉大撓作甲子,不識太初與無始。卻教三萬六千日,忙殺山僧希作佛。
豈知賢聖中所存,一朝坐老天地根。七十年前無此人,眾人道假我道真。
七十年後稱壽者,眾人道真我道假。真假兩不知,請問天人師。
今夕雷峰好輪月,不異匡廬夜靜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