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佩令
清代:易順鼎
啼花鶯曉,棲香燕晚,到臨歧、盡換銷魂樣。若問天涯,料只在、個人心上。
最難拋、被池紅浪。低篷短蠟,官河聽雨,似年時、黃昏羅帳。
贏得飄零,算不負、淺斟低唱。檢青衫、淚痕無恙。
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史講席。馬關條約簽訂後,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台灣,幫助劉永福抗戰。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此後在廣西。雲南、廣東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後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遊,袁世凱稱帝後,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後,縱情於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並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2篇詩文
唐多令
清代:易順鼎
柳影蘸芳洲。珠簾半上鉤。把璚簫吹向小紅樓。燕子不知興廢事,漫相對,話春愁。
江上錦帆收。花空煙水流。南朝舊夢付閒鷗。第四橋邊還載酒,總孤負,少年游。
蝶戀花
清代:易順鼎
碧玉情人初十五。生小江南,險被春愁誤。才說郎心同妾苦。
心頭便有郎來住。
難得相逢通一語。痴立花前,占斷春歸路。莫倚東風唫夢雨。
怕他飄盡華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