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俞舜俞作墨梅八軸皆取古人詩句請余賦之

沈繼祖沈繼祖〔明代〕

天生萬物俱森羅,詩人於梅詩獨多。
不言成蹊桃與李,何敢當此不類歌。
由來畫中有新詩,俞君造次以筆追。
渾然莫知詩畫異,手與心猶不自知。
紅杏花開驚羯鼓,虞美草認歌聲舞。
筆能招此玉梅夢,花非解語如欲語。
我生身世兩茫茫,獨與此花交分長。
書窗有月半弄影,山驛

上章帥侍郎

沈繼祖沈繼祖〔明代〕

太平之兆從西起,西方人兮獨宏偉。
中興三相西蜀英,魏雍沂國封鼎峙。
得君之專不約同,應龍翔雲魚有水。
大勛將集自有時,時望今歸章夫子。
岷峨英氣蟠千年,十年郁蟠一朝啟。
固應世命生大材,天下重輕之所系。
六鰲不動海岳崇,八柱檠天穹窿倚。
壽皇燕翼貽孫謀,寘公

又代上張帥太尉

沈繼祖沈繼祖〔明代〕

三傑人材有重輕,子房呼字不呼名。
天授家傳此韜略,固應堂上有奇兵。
方虎成功張仲在,惟忠與孝一心純。
英姿鸚鵡洲前見,異日麒麟合上人。
挾纊皆由一主溫,吮疽效命亦前聞。
聽得武昌軍士說,張家軍比岳家軍。
元顏辛巳寇邊日,十騎能收唐鄧州。
奈何養兵一百萬,歲以

游西湖用中字韻呈直院高舍人

沈繼祖沈繼祖〔明代〕

制兼內外文章伯,遠過當年高侍中。運筆不停池水黑,舉觴未厭酒珠紅。

泛舟但仰膺門峻,登峴夫何湛輩同。儻以言詩許商賜,詩工寧復恨人窮。

昭君村

沈繼祖沈繼祖〔明代〕

黃沙漫空天一色,漠北陰山斷行跡。
明妃辭漢適單于,委骨胡沙無來日。
心事欲向瑟琶傳,天荒地老何人識。
胡雁經年去會還,漢月幾夜圓復缺。
雁飛那解寄音塵,月明不管人愁絕。
冢上千年不改青,怨入邊風與羌笛。
誰為君王設此謀,縱殺畫工果何益。
至今猶使昭君村,月發

游西湖用中字韻呈直院高舍人

沈繼祖沈繼祖〔明代〕

制兼內外文章伯,遠過當年高侍中。
運筆不停池水黑,舉觴未厭酒珠紅。
泛舟但仰膺門峻,登峴夫何湛輩同。
儻以言詩許商賜,詩工寧復恨人窮。

送楊侍郎帥江陵

沈繼祖沈繼祖〔明代〕

蜀道登門日,於今十五秋。
恩勤懷薦禰,飄泊久依劉。
茲輟中台望,將寬北顧憂。
望之多獻納,有欲為王留。

送閣學袁尚書帥蜀分得雲字韻

沈繼祖沈繼祖〔明代〕

秋郊時出祖,秋盡不余分。
西湖貯秋色,護日浮輕雲。
煌煌元戎乘,行旃駐河濆。
璧水官僚多,飛蓋凝祥氛。
坐間皆詩流,觴詠更紛紜。
司成風騷將,詩壇推冠軍。
分韻召眾作,號令聽鼓鼖。
古詩重送別,今當超前聞。
偉哉益州牧,學奧窮曲墳。
知略輳上前,

送楊侍郎帥江陵

沈繼祖沈繼祖〔明代〕

王眷勤三接,儒流見一真。
維申柔且直,於尹學焉臣。
玉弦當調化,金城要得人。
行看司馬相,端委靜邊塵。

送洪內翰知太平府

沈繼祖沈繼祖〔明代〕

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獨傳。
中絕僅如線,鸞膠真續弦。
自有乘法累,吾道幾棄捐。
相挻入茫昧,一律爭談玄。
誰洗新學腸,少愈自聖顛。
斯文日琢喪,未喪關諸天。
上帝實惠顧,為時生此賢。
高文破崖岸,天地登大全。
論事似陸贄,實錄如史遷。
緒餘寄吟詠,

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