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宋代辛棄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怕 一作:恨) (無歸路 一作:迷歸路)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

讀書要三到

宋代朱熹

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

鷓鴣天·代人賦

宋代辛棄疾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乾不自由。

浣溪沙·小院閒窗春色深

宋代李清照

小院閒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春已深 一作:春色深)
遠岫出雲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端午三首

宋代趙蕃

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嘗聞求福木居士,試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羅。
何意更觴昌歜酒,為君擊節一長歌。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於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

江上漁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花影

宋代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卻教 一作:又教)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宋代晁補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閒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爭議:少年易老學難成)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採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乾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