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鐘山
明代:朱元璋
鐘山陽穀梵王家,帝釋台前優缽花。
遊戲但聞師子吼,比丘身衣錦袈裟。
吳山圖記
明代:歸有光
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諸山,皆在吳縣。其最高者,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而靈岩,吳之故宮在焉,尚有西子之遺蹟。若虎丘、劍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勝地也。而太湖汪洋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沉浸其間,則海內之奇觀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為吳縣,未及三年,以
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諸山,皆在吳縣。其最高者,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而靈岩,吳之故宮在焉,尚有西子之遺蹟。若虎丘、劍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勝地也。而太湖汪洋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沉浸其間,則海內之奇觀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為吳縣,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為給事中。君之為縣,有惠愛,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於其民。由是好事者繪《吳山圖》以為贈。
夫令之於民,誠重矣。令誠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澤而有榮也;令誠不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於吳之山川,蓋增重矣。異時吾民將擇勝於岩巒之間,尸祝於浮屠、老子之宮也,固宜。而君則亦既去矣,何復惓惓於此山哉?昔蘇子瞻稱韓魏公去黃州四十餘年而思之不忘,至以為《思黃州》詩,子瞻為黃人刻之於石。然後知賢者於其所至,不獨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於其人也。
君今去縣已三年矣。一日,與余同在內庭,出示此圖,展玩太息,因命余記之,噫!君之於吾吳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
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明代:陳繼儒
桐樹花香月半明,棹歌歸去蟪蛄鳴。曲曲柳灣茅屋矮,掛魚罾。
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
諸門人送至龍里道中二首
明代:王守仁
蹊路高低入亂山,諸賢相送愧間關。
溪雲壓帽兼愁重,風雪吹衣著鬢斑。
花燭夜堂還共語,桂枝秋殿聽躋攀。
相思不作勤書禮,別後吾言在訂頑。
雪滿山城入暮關,歸心別意兩茫然。
及門真愧從陳日,微服還思過宋年。
樽酒無因同歲晚,緘書有雁
蹊路高低入亂山,諸賢相送愧間關。
溪雲壓帽兼愁重,風雪吹衣著鬢斑。
花燭夜堂還共語,桂枝秋殿聽躋攀。
相思不作勤書禮,別後吾言在訂頑。
雪滿山城入暮關,歸心別意兩茫然。
及門真愧從陳日,微服還思過宋年。
樽酒無因同歲晚,緘書有雁寄春前。
莫辭秉燭通霄坐,明日相思隔隴煙。▲
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明代:趙時春
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髮老侵人。
香翻桂影燭光薄,紅沁榆階寶靨勻。
群品欣欣增氣色,太平依舊獨閒身。
詠儋耳二首
明代:方向
刺竹芭蕉亂結村,人家猶有古風存。
相逢盡道年來好,不見催科夜打門。
村北村南布穀忙,村前村後稻花香。
憑誰識得真訊息,只把南方作北方。
婆羅門引·春盡夜
明代:夏完淳
晚鴉飛去,一枝花影送黃昏。春歸不阻重門。辭卻江南三月,何處夢堪溫?更階前新綠,空鎖芳塵。
隨風搖曳雲,不須蘭棹朱輪。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怕明宵、還照舊釵痕。登樓望、柳外銷魂。
桃花庵遇仙記
明代:唐寅
那時那日此門中,桃花樹下初相逢。
只見仙人種桃樹,未聞仙人看花紅。
朝朝期待仙人顧,日日桃花笑春風。
忽聞仙蹤一朝至,桃花人面分外紅。
桃花谷里桃花仙,桃花美人樹下眠。
花魂釀就桃花酒,君識花香皆有緣。
美酒消愁愁不見,醉臥花下枕安然。
花中不知日月短,豈料
那時那日此門中,桃花樹下初相逢。
只見仙人種桃樹,未聞仙人看花紅。
朝朝期待仙人顧,日日桃花笑春風。
忽聞仙蹤一朝至,桃花人面分外紅。
桃花谷里桃花仙,桃花美人樹下眠。
花魂釀就桃花酒,君識花香皆有緣。
美酒消愁愁不見,醉臥花下枕安然。
花中不知日月短,豈料世上已千年。
不入濁世凡塵染,情願枝頭做花仙。
春來三月香風送,便是花奴問君安。
▲漁家
明代:孫承宗
呵凍提篙手未蘇,滿船涼月雪模糊。
畫家不識漁家苦,好作寒江釣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