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用傳安道和朱希真梅詞韻)
宋代:朱熹
臨風一笑,問群芳誰是,真香純白。獨立無朋,算只有、姑射山頭仙客。絕艷誰憐,真心自保,邈與塵緣隔。天然殊勝,不關風露冰雪。
應笑俗李粗桃,無言翻引得,狂蜂輕蝶。爭似黃昏閒弄影,清淺一溪霜月。畫角吹殘,瑤台夢斷,直下成休歇。綠陰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南鄉子·落日照樓船
宋代:朱熹
落日照樓船,穩過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風月從今別一川。
離緒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氈。明日回頭江樹遠,懷賢,目斷晴空雁字連。
次韻雪後書事二首
宋代:朱熹
惆悵江頭幾樹梅,杖藜行繞去還來。
前時雪壓無尋處,昨夜月明依舊開。
折寄遙憐人似玉,相思應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鴉起,卻望柴荊獨自回。
滿山殘雪對虛堂,想似當年輞口莊。
門掩不須垂鐵鎖,客來聊復共藜床。
故人聞道歌圍暖,妙語空傳
惆悵江頭幾樹梅,杖藜行繞去還來。
前時雪壓無尋處,昨夜月明依舊開。
折寄遙憐人似玉,相思應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鴉起,卻望柴荊獨自回。
滿山殘雪對虛堂,想似當年輞口莊。
門掩不須垂鐵鎖,客來聊復共藜床。
故人聞道歌圍暖,妙語空傳醉墨香。
莫為姬姜厭憔悴,把酒論文話偏長。▲
偶題三首
宋代:朱熹
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終日面崔嵬。
只看雲斷成飛雨,不道雲從底處來。
擘開蒼峽吼奔雷,萬斛飛泉湧出來。
斷梗枯槎無泊處,一川寒碧自縈迴。
步隨流水覓溪源,行到源頭卻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隨處弄潺湲。
水調歌頭(次袁仲機韻)
宋代:朱熹
長記與君別,丹鳳九重城。歸來故里,愁思悵望渺難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煙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徑須醉,無事莫關情。
尋梅去,疏竹外,一枝橫。與君吟弄風月,端不負平生。何處車塵不到,有個江天如許,爭肯換浮名。只恐買山隱,卻要練丹成。
鷓鴣天
宋代:朱熹
已分江湖寄此生。長蓑短笠任陰晴。鳴橈細雨滄洲遠,系舸斜陽畫閣明。
奇絕處,未忘情。幾時還得去尋盟。江妃定許捐雙佩,漁父何勞笑獨醒。
百丈山記
宋代: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許,右俯絕壑,左控垂崖,壘石為磴,十餘級乃得度。山之勝,蓋自此始。
循磴而東,即得小澗。石樑跨於其上。皆蒼藤古木,雖盛夏亭午無暑氣。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聲濺濺然。度石樑,循兩崖曲折而上,得山門。小屋三間,不能容十許人,然前瞰澗水,後臨石池,風來兩峽間,終日
登百丈山三里許,右俯絕壑,左控垂崖,壘石為磴,十餘級乃得度。山之勝,蓋自此始。
循磴而東,即得小澗。石樑跨於其上。皆蒼藤古木,雖盛夏亭午無暑氣。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聲濺濺然。度石樑,循兩崖曲折而上,得山門。小屋三間,不能容十許人,然前瞰澗水,後臨石池,風來兩峽間,終日不絕。門內跨池又為石樑。度而北,躡石梯,數級入庵。庵才老屋數間,卑庳迫隘,無足觀。獨其西閣為勝。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閣下,南與東谷水並注池中。自池而出,乃為前所謂小澗者。閣據其上流,當水石峻激相搏處,最為可玩。乃壁其後,無所睹。獨夜臥其上,則枕席之下,終夕潺潺。久而益悲,為可愛耳。
出山門而東十許步,得石台。下臨峭岸,深昧險絕。於林薄間東南望,見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數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噴霧,目光燭之,璀璨奪目,不可正視。台當山西南缺,前揖蘆山,一峰獨秀出,而數百裡間峰巒高下亦皆歷歷在眼。日薄西山,餘光橫照,紫翠重迭,不可殫數。旦起下視,白雲滿川,如海波起伏。而遠近諸山出其中者,皆若飛浮來往。或涌或沒,頃刻萬變。台東徑斷,鄉人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於其東,水旱禱焉。畏險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觀者,至是則亦窮矣。
余與劉充父、平父、呂叔敬、表弟徐周賓游之。既皆賦詩以紀其勝,余又敘次其詳如此。而其最可觀者,石磴、小澗、山門、石台、西閣、瀑布也。因各別為小詩以識其處,呈同游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水口行舟二首
宋代: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
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
鬱郁層巒夾岸青,春山綠水去無聲。
煙波一棹知何許?鶗鴃兩山相對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