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二首 其二
唐代:張祜
留名魯連去,於世絕遺音。盡愛聊城下,寧知滄海深。
偶然飛一箭,無事在千金。回望凌煙閣,何人是此心。
題平望驛
唐代:張祜
一派吳興水,西來此驛分。路遙經幾日,身去是孤雲。
雨氣朝忙蟻,雷聲夜聚蚊。何堪秋草色,到處重離群。
隋宮懷古
唐代:張祜
廢宮深苑路,煬帝此東行。往事餘山色,流年是水聲。
古牆丹雘盡,深棟黑煤生。惆悵從今客,經過未了情。
秋霽
唐代:張祜
垂老歸休意,棲棲陋巷中。暗燈棋子落,殘語酒瓶空。
滴冪侵檐露,虛疏入檻風。何妨一蟬嘒,自抱木蘭叢。
詠史二首
唐代:張祜
漢代非良計,西戎世世塵。無何求善馬,不算苦生民。
外國讎虛結,中華憤莫伸。卻教為後恥,昭帝遠和親。
留名魯連去,於世絕遺音。盡愛聊城下,寧知滄海深。
偶然飛一箭,無事在千金。回望凌煙閣,何人是此心。
洞房燕
唐代:張祜
清曉洞房開,佳人喜燕來。乍疑釵上動,輕似掌中回。
暗語臨窗戶,深窺傍鏡台。新妝正含思,莫拂畫梁埃。
答僧贈柱杖
唐代:張祜
千回掌上橫,珍重遠方情。客問何人與,閩僧寄一莖。
畫空疑未決,卓地計初成。幸以文堪采,扶持力不輕。
鷺鷥
唐代:張祜
深窺思不窮,揭趾淺沙中。一點山光淨,孤飛潭影空。
暗棲松葉露,雙下蓼花風。好是滄波侶,垂絲趣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