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京兆龐尹
唐代:張祜
楊子江頭昔共迷,一為京兆隔雲泥。故人昨日同時吊,舊馬今朝別處嘶。
向壁愁眉無復畫,扶床稚齒已能啼。也知世路名堪貴,誰信莊周論物齊。
禪智寺
唐代:張祜
寶殿依山嶮,臨虛勢若吞。畫檐齊木末,香砌壓雲根。
遠景窗中岫,孤煙竹里村。憑高聊一望,鄉思隔吳門。
塞上曲
唐代:張祜
邊風捲地時,日暮帳初移。磧迥三通角,山寒一點旗。
連收榻索馬,引滿射鵰兒。莫道功勳細,將軍昔戍師。
題小松
唐代:張祜
何處斸雲煙,新移此館前。碧姿塵不染,清影露長鮮。
聳地心才直,凌雲操未全。可悲人自老,何日是千年。
題餘杭
唐代:張祜
四回山一面,台殿已嵯峨。中路見山遠,上方行石多。
天晴花氣漫,地煖鳥音和。徒漱葛仙井,此生其奈何。
詠史二首 其二
唐代:張祜
留名魯連去,於世絕遺音。盡愛聊城下,寧知滄海深。
偶然飛一箭,無事在千金。回望凌煙閣,何人是此心。
觀宋州田大夫打毬
唐代:張祜
白馬頓紅纓,梢毬紫袖輕。曉冰蹄下裂,寒瓦杖頭鳴。
叉手膠黏去,分鬃線道絣。自言無戰伐,髀肉已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