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湘月

宋代張炎

王中仙曳舟溪上。天空水寒,古意蕭颯。中仙有詞雅麗,平野作晉雪圖,亦清逸可觀。余述此調,蓋白石念奴嬌鬲指聲也。
行行且止。把乾坤收入,篷窗深里。星散白鷗三四點,數筆橫塘秋意。岸觜衝波,籬根受葉,野徑通村市。疏風迎面,濕衣原是空翠。
堪嘆敲雪門荒,爭棋墅冷,苦竹鳴山鬼。縱使如今

淒涼犯(過鄰家見故園有感)

宋代張炎

西風暗翦荷衣碎,柔絲不解重緝。荒煙斷浦,晴暉歷亂,半江搖碧。悠悠望極。忍獨聽、秋聲漸急。更憐他、蕭條柳發,相與動秋色。
老態今如此,猶自留連,醉筇游屐。不堪瘦影,渺天涯、盡成行客。因甚忘歸,謾吹裂、山陽夜笛。夢三十六陂流水去未得。

台城路(游北山寺別本作雪竇寺訪同野翁日東岩)

宋代張炎

雲多不記山深淺,人行半天岩壑。曠野飛聲,虛空倒影,松掛危峰疑落。流泉噴薄。自窈窕尋源,引瓢孤酌。倦倚高寒,少年游事老方覺。
幽尋閒院邃閣。樹涼僧坐夏,翻笑行樂。近竹驚秋,穿蘿誤晚,都把塵緣消卻。東林似昨。待學取當年,晉人曾約。童子何知,故山空放鶴。

還京樂(送陳行之歸吳)

宋代張炎

醉吟處。多是琴尊,竟日松下語。有筆床茶灶,瘦筇相引,逢花須住。正翠陰迷路。年光荏苒成孤旅。等趁燕檣,休忘了、玄都前度。
漸煙波遠,怕五湖淒冷,佳人袖薄,修竹依依日暮。知他甚處重逢,便匆匆、背潮歸去。莫因循、誤了幽期,應孤舊雨。佇立山風晚,月明搖碎江樹。

梅子黃時雨(病後別羅江諸友)

宋代張炎

流水孤村,愛塵事頓消,來訪深隱。向醉里誰扶,滿身花影。鷗鷺相看如瘦,近來不是傷春病。嗟流景。竹外野橋,猶系煙艇。
誰引。斜川歸興。便啼鵑縱少,無奈時聽。待棹擊空明,魚波千頃。彈到琵琶留不住,最愁人是黃昏近。江風緊。一行柳陰吹暝。

西子妝慢

宋代張炎

寓羅江,與羅景良野遊江上。綠陰芳草,景況離離,因填此解。惜舊譜零落,不能倚聲而歌也。
白浪搖天,青陰漲地,一片野懷幽意。楊花點點是春心,替風前、萬花吹淚。遙岑寸碧。有誰識、朝來清氣。自沈吟、甚流光輕擲,繁華如此。
斜陽外。隱約孤村,隔塢閒門閉。漁舟何似莫歸來,想桃源、路通人

法曲獻仙音(席上聽琵琶有感)

宋代張炎

雲隱山暉,樹分溪影,未放妝檯簾卷。篝密籠香,鏡圓窺粉,花深自然寒淺。正人在、銀屏底,琵琶半遮面。
語聲軟。且休彈、玉關愁怨。怕喚起西湖,那時春感。楊柳古灣頭,記小憐、隔水曾見。聽到無聲,謾贏得、情緒難翦。把一襟心事,散入落梅千點。

三姝媚

宋代張炎

堂。見古瓶中數枝,雲自海雲來,名芙蓉杏。因愛玩不去,岩起索賦此曲。
芙蓉城伴侶。乍卸卻單衣,茜羅重護。傍水開時,細看來、渾似阮郎前度。記得小樓,聽一夜、江南春雨。夢醒簫聲,流水青苹,舊遊何許。
誰翦層芳深貯。便洗盡長安,半面塵土。絕似桃根,帶笑痕來伴,柳枝嬌舞。莫是孤村,試

瑣窗寒

宋代張炎

絕響矣。余悼之玉笥山,所謂長歌之哀,過於痛哭。
斷碧分山,空簾剩月,故人天外。香留酒殢。蝴蝶一生花里。想如今、醉魂未醒,夜台夢語秋聲碎。自中仙去後,詞箋賦筆,便無清致。
都是。淒涼意。悵玉笥埋雲,錦袍歸水。形容憔悴。料應也、孤吟山鬼。那知人、彈折素弦,黃金鑄出相思淚。但柳枝

三姝媚(送舒亦山游越)

宋代張炎

蒼潭枯海樹。正雪竇高寒,水聲東去。古意蕭閒,問結廬人遠,白雲誰侶。賀監猶狂,還散跡、千岩風露。抱瑟空游,都是淒涼,此愁難語。
莫趁江湖鷗鷺。怕太乙爐荒,暗消鉛虎。投老心情,未歸來何事,共成羈旅。布襪青鞋,休誤入、桃源深處。待得重逢卻說,巴山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