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其十

唐代高適

茫茫濁河注,懷古臨河濱。禹功本豁達,漢跡方因循。

坎德昔滂沱,馮夷胡不仁。激潏陵堤防,東郡多悲辛。

天子忽驚悼,從官皆負薪。畚築豈無謀,祈禱如有神。

宣房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其十一

唐代高適

我行倦風湍,輟棹將問津。空傳歌瓠子,感慨獨愁人。

孟夏桑葉肥,穠陰夾長津。蠶農有時節,田野無閒人。

臨水狎漁樵,望山懷隱淪。誰能去京洛,憔悴對風塵。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其十二

唐代高適

朝景入平川,川長復垂柳。遙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後。

憶昔大業時,群雄角奔走。伊人何電邁,獨立風塵首。

傳檄舉敖倉,擁兵屯洛口。連營一百萬,六合如可有。

方項終比肩,亂隋將假手。力爭固難恃,驕戰曷能久。

若使學蕭曹,功名當不朽。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其十三

唐代高適

皤皤河濱叟,相遇似有恥。輟榜聊問之,荅言盡終始。

一生雖貧賤,九十年未死。且喜對兒孫,彌慚遠城市。

結廬黃河曲,垂釣長河裡。漫漫望雲沙,蕭條聽風水。

所思強飯食,永願在鄉里。萬事吾不知,其心只如此。

魯郡途中遇徐十八錄事

唐代高適

誰謂嵩潁客,遂經鄒魯鄉。前臨少昊墟,始覺東蒙長。

獨行豈吾心,懷古激中腸。聖人久已矣,游夏遙相望。

裴回野澤間,左右多悲傷。日出見闕里,川平知汶陽。

弱冠負高節,十年思自強。終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東平路作三首 其一

唐代高適

南圖適不就,東走豈吾心。索索涼風動,行行秋水深。

蟬鳴木葉落,茲夕更愁霖。

東平路作三首 其二

唐代高適

明時好畫策,動欲乾王公。今日無成事,依依親老農。

扁舟向何處?吾愛汶陽中。

東平路作三首 其三

唐代高適

清曠涼夜月,裴回孤客舟。渺然風波上,獨愛前山秋。

秋至復搖落,空令行者愁。

苦雪四首 其一

唐代高適

二月猶北風,天陰雪冥冥。寥落一室中,悵然慚百齡。

苦愁正如此,門柳復青青。

苦雪四首 其二

唐代高適

惠連發清興,袁安念高臥。余故非斯人,為性兼懶惰。

賴茲尊中酒,終日聊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