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赤壁賦

蘇軾〔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馮 通:憑)

於是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買陂塘·登白紵山

黃景仁〔清代〕

冷清清、荒台敗瓦,日斜來吊宣武。如雲賓從當年事,對面青山歌舞。飛蓋舉。下擁著、蝟須石眼人如虎。南州雄據。笑作賊匆匆,更何情緒,來顧曲中誤。
休相笑,尚解登山作賦。此兒還有佳處。一時裙屐原瀟灑,誰料轉頭黃土。江月苦。把一片歌聲,悄悄沉將去。雄心認取。聽漠漠蒼林,非絲非竹,打起佛樓鼓。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正氣歌

文天祥〔宋代〕

予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塗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越人歌

佚名〔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酬令狐相公贈別

劉禹錫〔唐代〕

越聲長苦有誰聞,老向湘山與楚雲。
海嶠新辭永嘉守,夷門重見信陵君。
田園松菊今迷路,霄漢鴛鴻久絕群。
幸遇甘泉尚詞賦,不知何客薦雄文。
古文島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牡丹亭·驚夢

湯顯祖〔明代〕

繞池游

〔旦上〕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貼〕炷盡沉煙,拋殘繡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烏夜啼〕“〔旦〕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貼〕你側著宜春髻子恰憑闌。〔旦〕翦不斷,理還亂,悶無端。〔貼〕已分付

催花鶯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掃除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晉靈公不君

左丘明〔先秦〕

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牆。從台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寘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士季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三進及溜,而後視之。曰: “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詩曰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風流子·上元風雨

今釋〔明代〕

東皇不解事,顛風雨、吹轉海門潮。看煙火光微,心灰鳳蠟;笙歌聲咽,淚滿鮫綃。吾無恙,一爐焚柏子,七碗覆松濤。明月尋人,已埋空谷;暗塵隨馬,更拆星橋。
素馨田畔路,當年夢、應有金屋藏嬌。不見漆燈續焰,蔗節生苗。盡翠繞珠圍,寸陰難駐;鐘鳴漏盡,抔土誰澆?問取門前流水,夜夜朝朝。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春日行歌

劉希夷〔唐代〕

山樹落梅花,飛落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滿瓮陽春酒。
攜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醉罷臥明月,乘夢遊天台。
背誦賞析注釋譯文

摸魚兒·是誰家本師絕藝

陳維崧〔清代〕

是誰家本師絕藝,檀槽搯得如許。半彎邏逤無情物,惹我傷今弔古。君何苦。君不見、青衫已是人遲暮。江東煙樹。縱不聽琵琶,也應難覓,珠淚曾乾處。
悽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燈前一隊兒女。忽然涼瓦颯然飛,千歲老狐人語。渾無據。君不見、澄心結綺皆塵土。兩家後主。為一兩三聲,也曾聽得,撇卻家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