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木犀)
宋代:丘崈
碧玉槎椏金粟小。山路驚秋老。倒倚濕寒煙,似怯秋風,閣淚啼清曉。
銅壺冷浸宜深窈。人試新妝巧。雲鬢一枝斜,小閣幽窗,是處都香了。
醉花陰(送夏立夫)
宋代:王灼
平生五色江淹筆。合占金閨籍。桃李滿城春,恨□屏□,只作三年客。
畫船暫系河橋側。一醉分南北。惆悵酒醒時,雨笠風蓑,似舊無人識。
醉花陰(學士生日)
宋代:李彌遜
池面芙蕖紅散綺。鵲噪朱門喜。環佩響天風,香靄杯盤,更約麻姑侍。
塵寰不隔蓬萊水。束帶岩廊戲。瘦鶴與長松,且伴F156仙,久住人間世。
醉花陰(再用前韻)
宋代:陳亮
姓名未勒慈恩寺。誰作山林意。杯酒且同歡,不許時人,輕料吾曹事。
可憐風月於人媚。那對花前醉。珍重主人情,聞說當年,宴出紅妝妓。
醉花陰·輕紅蔓引絲多少
宋代:仲殊
輕紅蔓引絲多少。剪青蘭葉巧。人向月中歸,留下星鈿,彈破真珠小。等閒不管春知道。多著繡簾圍繞。只恐被東風,偷得餘香,分付閒花草。
醉花陰·檀板一聲鶯起速
宋代:毛滂
檀板一聲鶯起速。山影穿疏木。人在翠陰中,欲覓殘春,春在屏風曲。勸君對客杯須覆。燈照瀛洲綠。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獨引金蓮燭。
醉花陰·金葉猶溫香未歇
宋代:毛滂
金葉猶溫香未歇。塵定歌初徹。暖透薄羅衣,一霎清風,人映團團月。持杯試聽留春闋。此個情腸別。分付與鶯鶯,勸取東君,停待芳菲節。
醉花陰·微含清露真珠滴
宋代:沈蔚
微含清露真珠滴。怯曉寒脈脈。秉燭倚雕欄,今日尊前,儘是多情客。從來應與春相得。有動人標格。半笑倚春風,醉臉生紅,不是胭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