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壺中天》典範詞作

壺中天(壽致政邑宰六十三,子任尉,孫領薦)

宋代翁定

昔時彭祖,聞道有、八百穹崇遐壽。屈指我公今幾許,歷歲才方七九。七百修齡,更三十七,猶是公之有。此逢誕節,蓋須來獻尊酒。
好是子舍孫枝,居官領薦,迭復青毰舊。陶令解龜何太早,去作幔亭仙友。只恐九重,思賢夢覺,未屈調羹手。周公居左,魯公還是居右。

壺中天(壽婦人又良人登科·七月初二)

宋代周申

秋來兩日,因個甚、鳥鵲侵晨傳喜。卻是常娥親姊妹,降作人間佳麗。黛柳長青,官梅穩親,鏡里春明媚。花顏難老,壽杯頻勸浮蟻。
聞道瀟酒才郎,天庭試罷,名掛登科記。昨夜涼風新過雁,還有音書來寄。千萬樓台,三千粉黛,今在誰家醉。歸來歡笑,一床真箇雙美。

壺中天

宋代陳景沂

江郵湘驛。問暮年何事,暮冬行役。馬首搖搖經歷處,多少山南溪北。冷著煙扉,孤芳雲掩,瞥見如相識。相逢相勞,如痴如訴如憶。
最是近曉霜濃,初弦月掛,傳粉金鸞側。冷淡生涯優樂忘,不管冰檐雪壁。魁榜虛誇,調羹浪語,那裡求真的。暗香來歷,自家還要知得。

壺中天(月夕登繪幅堂,與贅房各賦一解)

宋代張樞

雁橫迥碧,漸煙收極浦,漁唱催晚。臨水樓台乘醉倚,雲引吟情閒遠。露腳飛涼,山眉鎖暝,玉宇冰奩滿。平波不動,桂華底印清淺。
應是瓊斧修成,鉛霜搗就,舞霓裳曲遍。窈窕西窗誰弄影,紅冷芙蓉深苑。賦雪詞工,留雲歌斷,偏惹文簫怨。人歸鶴唳,翠簾十二空卷。

壺中天歌贈侯明父

宋代樂雷發

蓋頭即可居,容膝即可安。
連雲大廈千萬間,何如壺中別有天。
壺中何所有,筆床茶灶葫蘆酒。
壺中何所為,目送飛鴻揮園絲。
窗前祝融老僧竹,壁上九疑狂客詩。
壺中主人知為誰,啖棗仙伯雪鶴姿。
左攬玄微袂,笑移砥柱弄河水。
右拍長房肩,飽餐麟脯傾玉舷。
蓬萊

壺中天/念奴嬌 詠周靜鏡園池

宋代張炎

萬塵自遠,徑松存、彷佛斜川深意。烏石岡邊猶記得,竹里吟安一字。

暗葉禽幽,虛闌荷近,暑薄遲花氣。行行且止,枯瓢枝上閒寄。

不恨老卻流光,可憐歸未得,翻恨流水。落落嶺頭雲尚在,一笑生涯如此。

樹老梅荒,山孤人共

壺中天/念奴嬌·娃娃船

清代姚燮

帆檣不使,愛雙舷翠淺,兩頭紅仄。款款西泠橋外路,恰好晚涼時節。

亂荻鏇欺,斷蘋忽攬,又惹楊花冪。春漪如縠,往來梭影相織。

疑是鸂鶒沖煙,晴蛉掠雨,一樣能輕捷。小槳木蘭,魚婦盪,水點濺裙紅濕。

回渚撈蝦,畫灘尋

壺中天 烏篷船

清代姚燮

曹娥東去,盪彎環百里,越江如鏡。風好宜帆風定纖,觸荻乍聞笭箵。

蠡口停沽,溪頭看浣,逼袖春波冷。薴蘿天末,晚山送到眉影。

還愛嬌小魚娃,柁樓罷飯,照水斜兜鬢。采采菱花新水調,我已年來慣聽。

槳碧拖煙,舷紅扣月

壺中天/念奴嬌·寄遠集石帚句

清代姚燮

風簾自卷,浸愁漪、暮色偏憐高處。書寄嶺頭封不到,只見亂山無數。

月落潮生,酒醒波遠,殘柳參差舞。江皋隱隱,彩雲飛過何許。

誰解喚起湘靈,粉香吹下,心事還將與。古十六陂人未到,一點芳心休訴。

玉笛無聲,羅衣初索

壺中天

清代姚燮

渚平系纜,柳絲垂、拂我船窗孤倚。沙鳥不知鳧與雁,隱隱銜蘆飛起。

入水天深,貼雲山遠,大有秋來意。悄焉風過,客心吹去千里。

還羨老瓦粗樽,鱸肥酒熟,占與漁兄弟。畫稿蕭疏臨未就,夕色又催行矣。

斷汊菱歌,荒湄榔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