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鳳凰台上憶吹簫》典範詞作

鳳凰台上憶吹簫 聽雨

清代沈善寶

半響簾纖,霎時澎湃,忽然颯颯蕭蕭。正黃昏近也,分外聲驕。

扶病小樓凝聽,聽屋角。飛瀑奔濤。淋鈴曲,何須重譜,已足魂銷。

飄飄。迷離恍惚,好似駕孤蓬,一葉乘潮。想枝頭紅杏,應負花朝。

贏得愁懷如織,幸窗外、未種

鳳凰台上憶吹簫 憶菊花

清代沈鵲應

楓冷吳江,雁飛南浦,家家黃葉堆門。聽暮砧聲急,日已黃昏。

記憶當時三徑,盡飄零、松菊猶存。荒城裡、止看搖落,未見花繁。

銷魂。故鄉此際,佳節醉西園,籬畔芳樽。念秋光狼藉,安得移根。

屈指重陽將近,思往事、杳杳

鳳凰台上憶吹簫 自度腔,題簫譜後,奉呈心齋先生並吟謝諸姊妹

清代沈纕

香沉宿雨,簾捲秋陰,偶譜宮商花底。正人對青峰,幽思難寄。

幾處高閣春寒,並吹落、玉簫聲里。憶當年,縹緲秦樓,依依如縷。

堪喜。月夕花晨,想草堂詞伯,引商刻徵。訝寂寂梨花,盈盈溪水。

一番別恨離情,都寫入、碧雲

鳳凰台上憶吹簫 秋夜懷姊

清代邵笠

桂院香殘,松窗月冷,孤鴻嚦亂樓頭。見梧桐搖落,葉葉驚秋。

幾陣輕風暗度,窗兒外、細戛簾鉤。聽砧聲,隨風斷續,惹起閒愁。

悠悠。玉人別後,又三秋去也,誰與綢繆。對孤燈兀坐,冷落香篝。

畫閣深沉獨自,鎮日裡、挨盡

鳳凰台上憶吹簫·鳳凰台懷古

清代陳家慶

黃葉聲中,金風客里,江城有侶相尋。正夕陽煙柳,報導秋深。

不信黃昏立盡,祗余得、雁序哀吟。關懷甚、衣香夢冷,花草愁侵。

蕭森。何時鳳去,總徑古台荒,負卻登臨。看三山天外,二水洲心。

為問詞仙老去,憑誰與、蘇豁

鳳凰台上憶吹簫 閏七夕

清代董俞

鶴馭重逢,鵲橋仍架,銀河依舊迢迢。喜雙星尊酒,又得相邀,翻覺幽期容易,笑人間、別恨空勞。

針樓畔,荷香欲斷,桂露初飄。

魂銷。歡娛再整,念此夜姮娥,碧海青霄。羨風流佳話,較勝初遭。

每歲相逢兩度,又何須、暮暮

鳳凰台上憶吹簫 殘燈

清代賀雙卿

已暗忘吹,欲明誰剔,向儂無焰如螢。聽土階寒雨,滴破殘更。

獨自懨懨耿耿,難斷處、也忒多情。香膏盡,芳心未冷,且伴雙卿。

星星。漸微不動,還望你淹煎,有個花生。勝野塘風亂,搖曳漁燈。

辛苦秋蛾散後,人已病、病減

鳳凰台上憶吹簫 風雨連夕,對瓶中杏花作。

清代蘇穆

幾度東風,瀟瀟吹雨,作成春意闌珊。惜瘦影、無端憔悴,處處憑欄。

誰道紅消翠障,一枝正、畫閣間閒。休重問、恨在別離,情在辛酸。

呢喃。乍歸社燕,又絮語、雕梁似話前歡。要留取、芸窗長伴,几案清妍。

除是調脂弄粉,

鳳凰台上憶吹簫 題《帝女花傳奇》

清代顧太清

散盡天花,現身為女,韶華十五芳年。奈才聞引鳳,又賦離鸞。

烽火洶洶朝市,經幾許雨僽風僝。最傷心,盈盈弱質,半臂刀瘢。

蕭然。維摩丈室,辛苦托慈雲,一榻相安。奈晨鐘暮鼓,春悄秋寒。

受盡無邊煩惱,消業障、天上人

鳳凰台上憶吹簫

當代蔡淑萍

風嘯疏枝,雪摧衰草,黯然還過清秋。況一聲珍重,恨滿心頭。

能怨青山遮斷,荒漠遠、客自難留。憑殘柳,何禁折損,怎系離愁?

愁愁。自今往後,應目斷天涯,尺素難投。嘆門前流水,焉得西流!

何處長纓千丈,懸白日、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