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台城路》典範詞作

台城路 韜光庵圖

清代關鍈

夕陽欲下層巒去,柴門隔林深閉。遠水平帆,殘鍾落樹,萬疊青山簾底。

愁雲亂起。正歸鳥寒邊,瘦筇斜倚。如線青天,濛濛松條墜晴翠。

當時素禽已遠。畫闌紅一角,都沒荊杞。龕雨敲燈,幡花瘦露,人影一蒲團地。

先生去矣、剩丹灶荒寒,晚煙堆里。一枕潺湲,冷泉流夢細。

台城路 六月廿六,雲姜招游尺五莊看荷花。是日許金橋郎席題詞,遂用其韻

清代顧太清

去天尺五韋邪杜,休疑舊梨花店。蛛網紗窗,草迷幽徑,破板紅橋誰換。

池蓮向暖。聽一片蟬聲,綠陰不斷。點水蜻蜓,飛來又去繞花滿。

登山臨水寄興,嘆茫茫千古,多少恩怨。老樹婆娑,回闌曲折,筆墨頻揮虛館。

遙山在眼。

台城路(寄弁陽翁)

宋代李萊老

半空河影流雲碎,亭皋嫩涼收雨。井葉還驚,江蓮亂落,弦月初生商素。堂深幾許。漸爽入雲幬,翠綃千縷。紈扇恩疏,晚螢光冷照窗戶。
文園憔悴頓老,又西風暗換,絲鬢無數。燈外殘砧,琴邊瘦枕,一一情傷遲暮。故人倦旅。料渭水長安,感時吟苦。正自多愁,砌蛩終夜語。

台城路

清代王易

秋風搖落江潭柳,攀來遽牽離緒。野館星飛,寒窗葉碎,都是夢難成處。

流年迅度。記淅淅零零,暗宵疏雨。門掩梨花,依深猶自剪窗語。

憑君細問舊跡,篋中親檢取,殘淚曾污。酒後高吟,愁邊瘦句,讀罷不禁悽楚。

斜陽老樹。

台城路 懺庵寄示秦淮聞歌詞賦此報之

清代王易

江山殘霸登臨後,霜紅暗催秋換。靜月籠沙,平煙浸郭,淒咽秦淮波軟。

繁華夢短。正金谷無人,夜鵑空怨。暫旅心情,怕沾餘醉負雙眼。

南朝清韻易了,鼓鼙聲斷續,頻和簫管。暮苑迷鶯,崇台見鹿,千古新陳一嘆。

斜陽又晚。

台城路 上元後一夕雨,次舟丹陽,小病賦寄閨人

清代周星譽

不多時候窗兒黑,雨聲又催人起。欹枕搜香,背燈絮影,只是悶懨懨地。

怎生調理,這小極心情,薄寒天氣。新舊啼痕,多應黦了舊鴛被。

料他玉窗夜,今正低鬟促坐,緗梅花底。麝帕傳柑,猩茸纏繭,不似年時歡喜。

剪刀聲里,

台城路 重過金陵

清代周岸登

石城風緊花如霧,催歸雁程秋晚。夢碾飆輪,霜砭病骨,消得吳雲輕剪。

江空恨遠。正楓落敲詩,砑箋流怨。翠羽飛來,未諳愁重訝杯淺。

銀箏淒弄夜久,淚痕雙照處,衫袖還滿。巷口烏衣,遨頭繡陌,曾識春人鶯燕。

零簫剩管。

台城路

清代周岸登

虬柯菭蝕金源字,風煙四朝驚換。𦉥象山河,枝懸日月,曾入宸游清撰。

霞軒霧卷。更黛拂天眉,鏡平波面。露掌潛移,為誰鉛淚尚偷泫。

承光儀制最古,試媧皇妙手,勤補圓殿。設蕝頻更,然藜半燼,贏得南郊麟楦。

銅台恨遠

台城路 散策尋春,經澹臺墓作

清代周岸登

斬蛟沈璧何年事,茫茫浪淘千古。宰樹愁春,高城翳日,陳跡難尋抔土。

懷方去魯。有三百同游,道開吳楚。友教諸侯,載書江介氣如虎。

嗟余師訓恨晚,亂離嬰世網,羈宦貧旅。桂海驂鸞,遼陽返鶴,空惜雲霄毛羽。

苔扃酹醑。

台城路

清代高士奇

雕欄幾曲層台上,舊是廣寒宮宇。綺綴迎風,珠錢漏月,想見玉虹金露。

穠花無據。但錦石生苔,秋花點土。艷粉香脂,佩環聲作疏疏雨。

堆雲橋外徒倚,尚澄湖一片,晚霞孤鶩。雁柱調弦,鸞箋寫怨,無限當年情緒。

長安砧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