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洞仙歌》典範詞作

洞仙歌

宋代李坦然

趙家姊妹,合在昭陽殿。因甚人間有飛燕。見伊底,盡道獨步江南,便江北、也何曾慣見。
惜伊情性好,不解嗔人,長帶桃花笑時臉。向尊前酒底,得見些時,似恁地、能得幾回細看。待不眨眼兒、覷著伊,將眨眼底工夫,剩看幾遍。

洞仙歌

宋代呂直夫

征鞍帶月,濃露沾襟袖。馬上輕衫峭寒透。望翠峰深淺,憶著眉兒,腰肢裊,忍看風前細柳。別時頻囑付,早寄書來,能趁清明到家否。這言語,便夢裡、也在心頭,重相見、不知伊瘦我瘦。縱百卉千花已離披,也趁得、酴醿牡丹時候。

洞仙歌 其一 賦茉莉

宋代盧祖皋

玉肌翠袖,較似酴醾瘦。幾度熏醒夜窗酒。問炎洲何事,得許清涼,塵不到,一段冰壺剪就。

晚來庭戶悄,暗數流光,細拾芳英黯回首。念日暮江東,偏為魂銷,人易老、幽韻清標似舊。

正簟紋如水帳如煙,更奈向,月明露濃時候。

洞仙歌 其二

宋代盧祖皋

月痕霜暈,雪染冰裁剪。車馬塵中甚曾見。自揚州吟罷,踏遍西湖,堪愛處,偏是情高韻遠。

冷香驚夢破,姑射人歸,圖畫空遺舊妝面。問何事東君,先與春心,還又是、容易飛花片片。

對暮寒修竹哽無言,更畫角層城,夜聞吹怨。

洞仙歌

宋代戴復古

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說著重陽怎虛過。看畫城,簇簇酒肆歌樓,奈沒個、巧處安排著我。

家鄉煞遠哩,抵死思量,枉把眉頭萬千鎖。一笑且開懷,小閣團欒,鏇簇著、幾般蔬果。

把三杯兩盞記時光,問有甚曲兒,好唱一個?

洞仙歌 慶張閭總管母八十

元代朱晞顏

人生八十,是世間中壽。七十由來古稀有。況君侯,已樹開國殊勛,曾異數,周魯瞻前拜後。

玉麟分上瑞,千里傳歡,鸞誥金花爛晴晝。象服照青春,秋香薦,北堂卮酒。

問阿母西池底時來,試為數蟠桃,幾番開否。

洞仙歌

清代史承謙

層岡如抱,對神標華發,千古風流未消歇。自沉香亭北,詠罷名花,歸來後,處處題詩留碣。

東籬曾種菊,一種高情,應與柴桑共超越。採石暮江邊,宮錦沉埋,更難覓、謫仙香骨。

料乘醉、狂魂定重來,忽飛上峰頭,化為明月。

洞仙歌

清代蔣士銓

春衣初試,映湖光脈脈。記得羅衫一痕碧。正魚龍,曼衍鶯燕紛紜,原不合,悄向眾中憐惜。

已令君識面,又不關情,此境迷離信難覓。誰遣杏花媒,噈使游蜂,句引去,尋春油壁。

不埋怨湖山惹相思,反畫出、湖山教人思憶。

洞仙歌五首 其一

清代蔣敦復

江湖倦矣,剩琴邊詞賦。庾信愁多鎮吟苦。似么花病蝶,碎葉零蟬,苔影碧、涼透一簾絲雨。

鳳簫聲未歇,替訴飄流,翠袖盈盈淚如許。煙外秣陵秋,瘦了斜陽,更瘦到、舊時鷗鷺。

待畫壁、雙鬟唱黃河,怕酒醒天涯,斷腸金縷。

洞仙歌五首 其二

清代蔣敦復

遙岑黛抹,放涼雲飛入。樓角玲瓏畫簾碧。想一雙鶴守,三九天寒,纖月上、更有玉人吹笛。

梅花開瘦了,悄點銀釭,粉筆些些白描格。官閣舊吟詩,老去何郎,問可有、綺懷消得。

怕萼綠、華來夢如煙,但珠斗闌珊,翠禽啼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