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玉燭新》典範詞作

玉燭新 送宗禮大尹

明代張寧

溪山疏雨後,正稻熟蘋香,晚秋時候。悵人在畫船,天上百里,清風雙袖。

孤琴獨劍,算去日來時依舊。門靜悄,桃李河陽,春來幾番消瘦。

封書寄向天涯,問素月澄波,有人知不。深耕易耨,喜六職相宣,四民齊厚。

郎官列宿,

玉燭新 檃栝杜子美佳人詩

清代易順鼎

佳人顏似玉。問因甚幽居,亂雲空谷。自言身本良家子,零落今依草木。

關中回首,已喪亂、難收骨肉。休更論、貴極王侯,人間事如風燭。

更憐嫁得蕭郎,又紈扇恩疏,彩鸞孤宿。嬋娟夜哭。

教侍婢、賣盡明珠一斛。牽蘿補屋。

玉燭新 和紫帆感事韻

清代易順鼎

江南花正落。者一夢迷離,算君先覺。樓台金粉都無主,說甚釵鈿盟約。

干戈影里,何處是飄燈珠箔。便此日招得春魂,低鬟悄來同酌。

倦遊我亦三生,料鸚鵡和他,說人情薄。香名似昨。

才不枉掛在玉兒心角。禪天澹泊。只悟後

玉燭新 神

近代饒宗頤

中宵人醒後。似幾點梅花,嫩苞新就。一時悟徹,靈明處,渾把春心催漏。

紅蔫尚佇。有浩蕩光風相候。紺縷在、香送閬風,餘芬滿攜羅袖。

從知大塊無私,盡幻化同歸,惟神知否。好花似舊。

應只惜、玉蕊未諳人瘦。瓊枝乍秀。

玉燭新

清代王策

清溪環舍後。記小苑鶯邊,杏腮紅驟。兩三騷客,狂吟處、寫遍釵形屋漏。

嗅香敲句,常誤了、月痕鍾候。又誰料、人落先花,多時淚無乾袖。

呼君一片吟魂,向斜日光中,為儂來否。柳眉遙斗。

似悵望、地下憶花人瘦。花應再秀

玉燭新 詠白海棠,用周清真韻。社中課題

清代顧太清

初晴新雨後。乍洗褪胭脂,縞衣妝就。東風倦倚,憨憨態、不管敲殘更漏。

嫩寒天氣,正睡穩、烏衣時候。深夜靜、銀燭高燒,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點芳心,占多少春光,問卿知否。紅妝莫斗。

誰得似、淨骨天然清瘦。神娟韻秀

玉燭新 除夜

清代顧貞觀

百愁今夜掃。試熨展雙蛾,依然歡笑。吟箋繡譜都刪卻,悔把韶光誤了。

擁爐清況,差不減、沉香庭燎。巡檐罷、冷蕊猶含,莫被竹聲催覺。

商量欲頌椒花,看獸炭頻添,麝煤輕爆。箇中冷暖。

憑殘漏、傳與玉京人道。未曾三十。明日明年年少。

判沉醉、兩處無眠,五更

玉燭新(雙調梅花)

宋代周邦彥

溪源新臘後。見數朵江梅,剪裁初就。暈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輕漏。前村昨夜,想弄月、黃昏時候。孤岸峭,疏影橫斜,濃香暗沾襟袖。
尊前賦與多材,問嶺外風光,故人知否。壽陽謾斗。終不似,照水一枝清瘦。風嬌雨秀。好亂插、繁花盈首。須信道,羌管無情,看看又奏。

玉燭新·人日棲白廎宴集

清代章鈺

官梅紅一萼。記白石仙翁,好詞曾讀。故鄉雁後歸無計,且喜雲萍棲泊。

宮裝戴勝,已盼斷、伊人標格。挑菜節、何處尋春,尊前幾番商略。

媧皇果否摶成,為肇錫嘉名,乍回龍朔。寄詩舊約。

千載下、漫道草堂蕭索。新蟾掛角。

玉燭新(梨花)

宋代楊澤民

梨花寒食後。被麗日和風,一時開就。濛濛雨歇,香猶嫩、漸覺芳心彰漏。牆頭月下,似舊日鶯鶯相候。縴手為、攀折翹枝,輕盈露沾紅袖。
風流出浴楊妃,向海上何人,更詢安否。百花任斗。應粉艷、未減杏粗梅瘦。膚豐肉秀。□可與群芳推首。□方待、酣飲花前,輕歌緩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