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玉燭新》典範詞作

玉燭新 詠燭

清代陳維崧

五更寒作陣。正繡幕重重,一枝斜隱。當時曾在,春宵底、照足美人春困。

雲沈雨重,謝倦眼、看承逾俊。珊枕畔、翠袖輕遮,怕他隔簾風緊。

如今長伴空床,風也弄孤燈,閃成青暈。蘭心剪瘦,誰聽得、掉卻玉釵聲韻。

金荷漸燼。結遍釭花無準。問紅蠟、今夜和愁,燒殘幾寸。

玉燭新

宋代楊無咎

荒山藏古寺。見傍水梅開,一枝三四。蘭枯蕙死。登臨處、慰我魂消惟此。可堪紅紫。曾不解、和羹結子。高壓盡、百卉千葩,因君合修花史。
韶華且莫吹殘,待淺搵松煤,寫教形似。此時胸次。凝冰雪、洗盡從前塵滓。吟安個字。判不寐、勾牽幽思。誰伴我、香宿蜂媒,光浮月姊。

玉燭新 題李伯瞻一香圖次韻

元代許有壬

清風林下寺,愛三友聯翩,世無能四。凌波仙子香魂散,此地是誰招此。萬紅千紫,惟*弟梅兄二子。堪共領歲晚高寒,來成花部新史。佳人玉潔冰清,縱仿佛肌膚,異香難似。醉吟無次。花應笑,彼此消融渣滓。春空雁字。不帶到、江南情思。還自笑,今日相看,袁家有姊。

玉燭新

清代史承謙

落花風不小。待做就春陰,釀成寒峭。眠香病酒都無分,只有離愁縈繞。

鏡鸞何處,莫便把、幽盟忘了。笑幾度、星月前因,空憶舊時風貌。

夜深蘭燼頻挑。乍枕手閒眠,夢兒來好。半生歡分,翻輸卻、夢裡纏綿多少。

驚回殘漏,

玉燭新·寒寬一雁落

宋代趙以夫

寒寬一雁落。正萬里相思,被渠驚覺。春風字字吹香雪,喚起西湖盟約。當時醉處,仿佛記、青樓珠箔。又不是,南國花遲,徘徊酒邊慵酌。家山月色依然,想竹外橫枝,玉明冰薄。而今話昨。空對景、悵望美人天角。清尊淡薄。便翠羽、殷勤難托。休品入、三疊琴心,教人瘦卻。

玉燭新·梨花寒食後

宋代楊澤民

梨花寒食後。被麗日和風,一時開就。濛濛雨歇,香猶嫩、漸覺芳心彰漏。牆頭月下,似舊日鶯鶯相候。縴手為、攀折翹枝,輕盈露沾紅袖。
風流出浴楊妃,向海上何人,更詢安否。百花任斗。應粉艷、未減杏粗梅瘦。膚豐肉秀。□可與群芳推首。□方待、酣飲花前,輕歌緩奏。

玉燭新 獨游浦濱,舉目淒異,戰後非復年時光景矣

近代趙尊岳

吳淞衣帶水。佇寒月籠沙,緒風侵袂。採蓮棹遠,誰來尚記取當年環佩。

瓊雪碎剪,映萬點星球光綴。輕夢冷,一脈平蕪,幾堪離思無寐。

河橋記取分攜,溯撥葉調鶯,藏鉤剪翠,俊游滋味。

鬘天算獨傲玉梅風致。流光易逝。剩皓

玉燭新

近代鄧嘉縝

闌乾閒倚處。正一抹斜陽,蛙騰兩部。池塘春草誰家夢,更有鳴禽爭樹。

啾啾閣閣,便娛耳、賞心無據。問甚日、香冷文窗,鵾弦罷通琴語。

從來大好園林,倩美竹佳花,層層遮護。荃蘭蘅杜。

休冷落、香草美人閒賦。流光若許。

玉燭新 早梅

近代劉鳳梧

江城新雪後,見數朵寒英,粉牆低首。疾風凜冽朱顏變,懼把春心吹漏。

故園昨夜,想皎月三分依舊。東閣外,愁抱青琴,無人淚沾襟袖。

嶺頭悄對寒枝,問別後情懷,夢魂知否?曉霜冷透。

偏不管、倩影客中消瘦。新妝漫斗。怕

玉燭新(雙調梅花)

宋代周邦彥

溪源新臘後。見數朵江梅,剪裁初就。暈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輕漏。前村昨夜,想弄月、黃昏時候。孤岸峭,疏影橫斜,濃香暗沾襟袖。
尊前賦與多材,問嶺外風光,故人知否。壽陽謾斗。終不似,照水一枝清瘦。風嬌雨秀。好亂插、繁花盈首。須信道,羌管無情,看看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