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永遇樂》典範詞作

永遇樂(己未元夕)

宋代吳潛

和氣熏來,這般光景,管無風雨。畫棟朱甍,錦坊繡巷,娘子將嫫母。星球高掛,燈樓趲出,良夜正消增五。遨頭事,牙旗鐵馬,且還那時鄞府。
甘泉見說,捷書頻奏,漸次不煩顰鼓。雙鳳雲間,六鰲海上,祝讚齊手舞。三呼聲里,君王萬壽,歲歲傳柑笑語。便都把,昇平舊曲,腔兒鏇補。

永遇樂(次韻吊青樓)

宋代高觀國

淺暈修蛾,脆痕紅粉,猶記窺戶。香斷簾空,塵生砌冷,誰喚青鸞舞。春風花信,秋宵月約,歷歷此心曾許。銜芳恨、千年怨結,玉骨未應成土。
木蘭艇子,莫愁何在,謾系寒江煙樹。事逐雲沈,情隨佩冷,短夢分今古。一杯遙夜,孤光難曉,多少碎人腸處。空淒黯、西風細雨,盡吹淚去。

永遇樂(章史君席上)

宋代黃機

別院春深,華堂晝永,嘉宴初啟。翠玉樽罍,紅牙絲管,睡鴨沈煙里。弄晴雲態,行空絮影,漠漠似飛如墜。最多情,紫綿團就,錯落亂星流地。
史君自有,元龍豪氣,喚客且休辭醉。蝶困蜂酣,燕嬌鶯奼,歡意濃如此。侃其笑語,止乎禮義,衣佩細紉蘭芷。遙歸去,殘更欲盡,曉鴉又起。

永遇樂 寄蘇戡

清代陳衍

一發江山,何人占斷,歸去來處。比向瀟湘,誰教我、掉首向秦而去。

杏花春雨,綠楊城郭,同不是、鄉關路。怎蓬萊、回車指點,謫居獨得家住。

江潭自古。容行吟騷客,寫怨朝朝暮暮。誰識年來,不生蘭芷,潤色牢愁句。

小山叢桂,不來招隱,便合招魂共語。相望久,芙蓉浦上,尚

永遇樂 戊戌閏中秋

清代厲鶚

恨海填平,情天補就,月共秋駐。秋半偏雙,月圓卻再,減了閒風雨。

井梧知信,又開一葉,羅薦較涼前度。想沈沈、青冥萬里,此情此夜尤苦。

殷勤露下,把杯重問,也算平生希遇。虬箭聲添,鸞簫約爽,不少傷心處。

乾卿何事

永遇樂 其二 金陵懷古用稼軒京口懷古原韻

近代劉冰研

殘霸河山,蒼茫猶是,劫灰飛處。三月鶯花,六朝金粉,被大江淘去。

烏衣巷陌,朱橋芳草,尚有斜陽留住。最傷心,後庭一曲,至今猶怨擒虎。

南朝堪笑,江山半壁,棄擲中原不顧。白雁聲酸,黃龍誰飲,慘澹臺城路。

東林星散

永遇樂 送陳納德將軍返國,用稼軒韻

近代盧前

驅海鞭江,騰雲拿日,天外來處。隊整遙空,簇新堡壘,取次扶搖去。

名題十四,威聞世界,吾願健兒長住。七年來、坤乾運轉,論功第一飛虎。

己飢己溺,蹈湯赴火,難得義無反顧。戰鬥千場,氣吞三島,歷歷航行路。

暫時言別

永遇樂 月夜自萬縣乘船返里,用稼軒韻

當代陳仁德

明月高懸,危檣遙指,天水深處。潮打沙灘,煙籠岸樹,野渡鷗飛去。

溪頭忽見,兩三燈火,蓬舍土人猶住。夜沉沉,風高浪急,笛聲船笛長嘯如虎。

擁衾獨坐,推窗孤詠,形影哪堪自顧。四十三年,赤心一片,求索人生路。

折桂蟾闕,探驪龍府,作氣慨然擊鼓。少年志,彎弓射日,尚

永遇樂

當代陳永正

大野風生,廢城鴉噪,愁滿江際。敗荻搖波,灘聲喧午,蕭瑟如人意。

同袍不見,故山何許,腥浪沈沈千里。但微茫、征帆數點,夕陽依舊雲蔽。

天涯遙想,高樓誰在,可向風前凝睇。當日繁枝,可還開近,可濺傷時淚。

堪憐最是

永遇樂 別斯奮

當代陳永正

草草歸來,暫教攜手,抑塞須吐。尚未縱橫,還成歌哭,於事終何補。

英雄爾許,功名休問,只恐歲華遲暮。約他年、男兒身手,故人斯意良苦。

瘴雲迢遞,一麾安往,不信天涯無路。千里波聲,叩舷應見,海月黃如土。

莫吊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