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台(送王歷陽以右曹赴闕)
宋代:吳文英
淝水秋寒,淮堤柳色,別來幾換年光。紫馬行遲,才生夢草池塘。便乘丹鳳天邊去,禁漏催、春殿稱觴。過松江,雪弄飛花,冰解鳴榼。
芳洲酒社詞場。賦高台陳跡,曾醉吳王。重上逋山,詩清月瘦昏黃。春風侍女衣篝畔,早鵲袍、已暖天香。到東園,應費新題,千樹苔蒼。
高陽台(壽毛荷塘)
宋代:吳文英
風裊垂楊,雪銷蕙草,何如清潤潘郎。風月襟懷,揮毫倚馬成章。仙都觀里桃千樹,映麴塵、十里荷塘。未歸來,應戀花洲,醉玉吟香。
東風晴晝濃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燕子重來,明朝傳夢西窗。朝寒幾暖金爐燼,料洞天、日月偏長。杏園詩,應待先題,嘶馬平康。
高陽台(落梅)
宋代:李彭老
飄粉杯寬,盛香袖小,青青半掩苔痕。竹里遮寒,誰念滅盡芳雲。么鳳叫晚吹晴雪,料水空、煙冷西泠。感凋零。殘縷遺鈿,迤邐成塵。
東園曾趁花前約,記按箏籌酒,戲挽飛瓊。環佩無聲,草暗台榭春深。欲倩怨笛傳清譜,怕斷霞、難返吟魂。轉消凝。點點隨波,望極江亭。
高陽台(寄題蓀壁山房)
宋代:李彭老
石筍埋雲,風篁嘯晚,翠微高處幽居。縹簡雲簽,人間一點塵無。綠深門戶啼鵑外,看堆床、寶晉圖書。僅蕭閒,浴硯臨池,滴露研朱。
舊時曾寫桃花扇,弄霏香秀筆,春滿西湖。松菊依然,柴桑自愛吾廬。冰弦玉柱風流在,更秋蘭、香染衣裾。照窗明,小字珠璣,重見歐虞。
高陽台(落梅)
宋代:李萊老
門掩香殘,屏搖夢冷,珠鈿糝綴芳塵。臨水搴花,流來疑是行雲。蘚梢空掛淒涼月,想鶴歸、猶怨黃昏。黯消凝。人老天涯,雁影沈沈。
斷腸不在聽橫笛,在江皋解佩,翳玉飛瓊。煙濕荒村,背春無限愁深。迎風點點飄寒粉,悵秋娘、燕袖啼痕。更關情。青子懸枝,綠樹成陰。
高陽台·紅入桃腮
宋代:王觀
紅入桃腮,青回柳眼,韶華已破三分。人不歸來,空教草怨王孫。平明幾點催花雨,夢半闌、欹枕初聞。問東君,因甚將春,老了閒人。
東郊十里香塵滿,鏇安排玉勒,整頓雕輪。趁取芳時,共尋島上紅雲。朱衣引馬黃金帶,算到頭、總是虛名。莫閒愁,一半悲秋,一半傷春。
高陽台 題趙仲穆作陳野雲居士山水便面
元代:張翥
染黛浮空,凝妝佇遠,數峰底事含顰。十樣新眉,從他雨抹煙勻。龍綃便面宜歌舞,看亭亭、玉骨冰神。幾銷魂,翠被余香,錦瑟清塵。如今歸去湖山畔,對一川平野,一片閒雲。兩兩漁舟,相過桂渚蘭津。誰將玉斧*明月,柰瓊樓、高處無人。憶王孫,芳草江南,暗*殘春。
高陽台 題張德機荊南精舍圖
元代:謝應芳
陽羨溪山,輞川煙雨,隱然畫裡觀詩。芳草王孫,別來幾度春歸。最憐屋壁藏蝌蚪,化劫灰、飛入昆池。好階墀。書帶青青,竹雪霏霏。相逢共約歸期。待玄龜出洛,朱鳳鳴岐。丘壑幽尋,正須重置荷衣。斬蛟射虎都休問,有白鷗、堪與忘機。近西枝。移我龜巢,鄰爾漁磯。
高陽台 七夕
元代:韓奕
織錦停機,服箱休駕,兩情此夕交歡。碧漢無雲,銀波萬頃茫然。憑誰為泛仙槎去,問佳期、何事經年。柰玉蟾易老不多光景連。老□□節歡懷少,漫隨他兒女,瓜果開筵。今古無情,算來最是青天。不曾見與何人巧□,只知間阻因緣。信而今悲歡離合,遍滿人間。
高陽台·駝褐輕裝
宋代:王沂孫
駝褐輕裝,狨韉小隊,冰河夜渡流澌。朔雪平沙,飛花亂拂蛾眉。琵琶已是淒涼調,更賦情、不比當時。想如今,人在龍庭,初勸金卮。一枝芳信應難寄,向山邊水際,獨抱相思。江雁孤回,天涯人自歸遲。歸來依舊秦淮碧,問此愁、還有誰知。對東風,空似垂楊,零亂千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