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紫萸香慢

紫萸香慢,詞牌名,“紫萸”是一種植物,“慢”是一種詞牌調子的格式。全詞雙調一百十四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後段十二句七平韻 ,調見鳳林書院元詞,姚雲文自度腔。因詞有“紫萸一枝傳賜”句,取以為名,後成為一種詞牌格式。清代作家屈大均曾寫過此詞牌格式的作品《紫萸香慢 送雁》。

典範詞作1 / 2頁

紫萸香慢·近重陽

宋代姚雲文

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正自羈懷多感,怕荒台高處,更不勝情。向尊前,又憶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無老兵。
淒清,淺醉還醒,愁不肯,與詩評。記長楸走馬,雕弓笮柳,前事休評。紫萸一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盡烏紗便隨風去,要天知道,華發如此星星,歌罷涕零。

紫萸香慢•癸亥重九,獨游瓊島

清代陳匪石

照回漪,沿堤疏蓼,入門已覺秋深。為層台高峙,引游屐,一登臨。

未信無多風雨,竟波兼天涌,地接雲陰。更蕭蕭萬木,聒耳作龍吟。

渺眾慮、有人感音。

侵尋。往事煙沉。籬菊采與誰簪。剩橫空幾點,飛鴻瞥影,如訴離襟。

紫萸香慢 咫社北海瓊島展重陽

近代張伯駒

過重陽、曾無風雨,卻聽落葉颼颼。數晨星詞客,向瓊島、訪前游。

正是烏啼霜緊,看宮城溝水,暗帶紅流。怕黃花昨日、瘦也使人愁。

算只有、酒能展秋。

羞羞。破帽還留,遮不住、雪盈頭。念劉郎再至,蕭娘易老,前事都休。

紫萸香慢 次姚江村韻,紫菊花

清代吳湖帆

傍東籬、閒尋幽圃,一尊擬約淵明。憑秋來高致,似寒蝶,惜傾城。

要倩花王低首,嘆名園吟魏,換卻春情。任綃籠霧織,欲起謫仙人。

佐雋賞、好呼酒兵。

風清。冷眼都醒。論節晚,慣誰平。借顰施寫影,肥環奪寵,芳譜重評。

紫萸香慢 九日再賦

清代況周頤

憑危闌、茱萸愁把,作寒野色悽迷。拌一回扶醉,便消得、斜陽西。

信是無風無雨,甚寥天鴻唳,夢壓雲低。笑劉郎、恁日搦管怯糕題。

指峻路、有人手攜。

秋期。省記疑非。顰欲損、遠山眉。算黃花晚畹,閒情得似,陶令東籬。

紫萸香慢 丙辰重九

清代況周頤

又匆匆、一回重九,菊萸總隨愁新。恁悲哉秋氣,慣蕭瑟、隔年人。

最是無風無雨,費遙山眉翠,鎮日合顰。念東籬、俊約跡往越成塵。

渺過雁、幾重冷雲。

黃昏。忍對清尊。持薄酒,與誰溫。甚青娥皓齒,檀痕掐損,畢竟聲吞。

紫萸香慢 己巳九日,華安九層樓登高宴集,用元人姚江村韻,酬主人周夢坡、姚虞琴,兼呈座客

清代程頌萬

共三年、重陽觀海,九層閣上杯明。挽天梯轤轉,儼平揖上詩城。

強半中原諸老,便樽前忘老,也不勝情。況茫茫,對憶擊缶換鵝人。

問縱酒、孰為步兵。

三清。不夢如醒,詩膽力與天平。得周公瑾筆,姚公綬畫,詩案留評。

紫萸香慢 壬子重九前夕得門人梁占峰自長樂來書,倚聲報之

近代朱庸齋

又閒居、數將重九,空階半霎晴陰。算溪山依舊,恁筋力、怯登臨。

過盡無端風雨,甚江天寥廓,雁字都沈。負黃花後約,故徑罷追尋。

對濁酒、與誰共斟。

疏衾。只讓涼侵。來日事、費悽吟。嘆萸囊自裹,蘭釭靜掩,愁斷宵砧。

紫萸香慢 和彊村九日焦岩登高詞

清代沈曾植

軋茱萸,焦岩招手,詞人共是仙曹。泛凌江單舸,靈胥眼,海門高。

風雨年年重九,甚今年殘照,與煖霜袍。對江山、搖落不是舊題糕。

關塞路,影消夢消。松寥閣自前朝。呼舊酒,炙新螯。

望南山不見,尋尋覓覓,暮暮朝朝。雁來數行題字,回帆摻,盪歸潮。

盡人閒難

紫萸香慢 焦山九日同病山、仁先、愔仲

清代朱祖謀

避塵塵、重陽杯斝,山靈肯惜吾曹。是悲秋扶病,辦腰腳、一登高。

送盡西風鴻陣,又天邊霜信,驟薄青袍。剩松寥片石,乞與客題糕。

問塊壘、可能酒消。

無聊。且話南朝。風落帽、手持螯。怕黃花冷覷,高城急雨,著意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