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水調歌頭》典範詞作

水調歌頭

宋代張孝祥

天上掌綸手,閫外折衝才。發蹤指示,平盪全楚息氛埃。緩帶輕裘多暇,燕寢森嚴兵衛,香篆幾徘徊。襦袴見歌詠,桃李藉栽培。
紫泥封,天筆潤,日邊來。趣裝入覲,行矣歸去作鹽梅。祖帳不須遮道,看取眉間一點,喜氣人尊罍。此去沙堤路,平步上三台。

水調歌頭(送王景文)

宋代李處全

上馬趣攜酒,送客古朱方。秋風斜日山際,低草見牛羊。酩酊不知更漏,但見橫江白露,清映月如霜。平睨廣寒殿,誰說路歧長。
醉還醒,時起舞,念吾鄉。江山爾爾,回首千載幾興亡。一笑書生事業,誰信管城居士,不換碧油幢。好在中冷水,擊楫奏伊涼。

水調歌頭

宋代李處全

明月浸瑤碧,河漢水交流。偏來照我,知我白髮不勝愁。客里山中三載,枕上人間一夢,曾憶到瀛洲。矯首蓬壺路,兩腋已颼_。
記扁舟,浮震澤,趁中秋。垂虹亭上,與客千里快凝眸。看劍引杯狂醉,飲水曲肱高臥,鵬鷃本同游。起舞三人耳,橫笛喚沙鷗。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水調歌頭

宋代李處全

春事已如許,柳眼早依依。故園桃李何似,芳蕊想團枝。此地嵩高名里,信美元非吾土,清夢_繞洢。扶杖欲行樂,還使我心悲。
對琴書,歌一闋,引千卮。昔曾系楫,今日投老嘆吾衰。睡起推窗凝睇,失喜柔桑微綠,便擬作春衣。搔首長吟處,此意有誰知。

水調歌頭(為方務德侍郎壽)

宋代張孝祥

紫橐論思舊,碧落拜除新。內家敕使,傳詔親付玉麒麟。千里江山增麗,是處旌旗改色,佳氣鬱輪襜。看取連宵雪,借與萬家春。
建崇牙,開盛府,是生辰。十州老稚,都向今日祝松椿。多少活人陰德,合享無邊長算,惟有我知君。來歲更今日,一氣轉洪鈞。

水調歌頭(京口)

宋代王質

江水去無極,無地有青天。怒濤洶湧,卷浪成雪蔽長川。一望揚州蒼莽,隱見煙竿雙矗,何處卷珠簾。落日瓜洲渡,鴻鷺滿風前。
古戰場,皆白草,更蒼煙。清平猶有遺恨,久矣在江邊。北固山前三傑,遙想當年意氣,__昵中原。上馬促歸去,風墮接羅翩。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水調歌頭(中秋飲南樓呈范宣撫)

宋代王質

細數十年夢,十處過中秋。今年清夢,還在黃鶴舊樓頭。老子箇中不淺,此會天教重見,今古一南樓。星漢淡無色,玉錦倚空浮。
帶秦煙,縈楚霧,熨江流。關河離合南北,依舊照清愁。相見_娥冷笑,笑我歸來霜鬢,空敝黑貂裘。把酒問清影,肯去伴滄洲。

水調歌頭(和李守)

宋代沈瀛

瀟灑雲中鶴,容與水邊鷗。緱山仙客,飄然曾約此中留。更有騎鯨公子,相與翱翔八極,凜凜氣橫秋。明月樓頭宴,樽俎好詩流。
思往事,增逸興,喚仙舟。誰能拘束,塵埃堆里蹙昏眸。擬附星槎直上,十二玉京絳闕,高處且嬉遊。回首視人世,天地一沙洲。

水調歌頭

宋代沈瀛

歲月如奔箭,屈指又中秋。去年江上行役,常動故鄉愁。容與碧雲亭畔,極目江山千里,隱隱是西州。日暮天容斂,鷗雁下汀洲。
回故棹,尋舊里,解客裘。功名前定,時到安得為淹留。幸有青編萬軸,且又日長無事,莫恁做閒憂。花下常攜酒,明月好登樓。

水調歌頭(凱歌上劉恭父)

宋代張孝祥

猩鬼嘯篁竹,玉帳夜分弓。少年荊楚劍客,突騎錦襜紅。千里風飛雷厲,四棱星流彗掃,蕭斧剉春蔥。談笑青油幕,日奏捷書同。
詩書帥,黃閣老,黑頭公。家傳鴻寶秘略,小試不言功。聞道璽書頻下,看即沙堤歸去,帷幄且從容。君王自神武,一舉朔庭空。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