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水調歌頭》典範詞作

水調歌頭

宋代劉克莊

致。屬先受制置使李公之辟,崔公始聘洪公舜俞入幕。後二十五年,奉使嶺外,拜公祠象,俯仰今昔,輒和公所作水調歌頭以寓悲慨雲。
敕使竟空反,公不出梅關。當年玉座記憶,仄席問平安。羽扇尉佗城上,野服仙遊閣下,遼鶴幾時還。賴有蜀耆舊,健筆與書丹。
青油士,珠履客,各凋殘。四方蹙蹙靡騁

水調歌頭(詠茶)

宋代葛長庚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聲雷。槍旗爭展,建溪春色占先魁。採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碎,煉作紫金堆。碾破香無限,飛起綠塵埃。
汲新泉,烹活火,試將來。放下兔毫甌子,滋味舌頭回。喚醒青州從事,戰退睡魔百萬,夢不到陽台。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

水調歌頭

宋代葛長庚

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閒。一陽初動,玉爐起火煉還丹。捉住天魂地魄,不與龍騰虎躍,滿鼎汞花乾。一任河車運,徑路入泥丸。
飛金精,采木液,過三關。金木間隔,如何上得玉京山。尋得曹溪路脈,便把華池神水,結就紫金團。免得饑寒了,天上即人間。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水調歌頭(和德和上南澗韻)

宋代辛棄疾

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青氈劍履舊物,玉立侍天顏。莫怪新來白髮,恐是當年柱下,道德五千言。南澗舊活計,猿鶴且相安。
歌秦缶,寶康瓠,世皆然。不知清廟鐘磬,零落有誰編。堪笑行藏用舍,試問山林鐘鼎,底事有虧全。再拜荷公賜,雙鶴一千年。

水調歌頭(醉吟)

宋代辛棄疾

四坐且勿語,聽我醉中吟。池塘春草未歇,高樹變鳴禽。鴻雁初飛江上,蟋蟀還來床下,時序百年心。誰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
歡多少,歌長短,酒淺深。而今已不如昔,後定不如今。閒處直須行樂,良夜更教秉燭,高曾惜分陰。白髮短如許,黃菊倩誰簪。

水調歌頭(壽晏雲心)

宋代劉辰翁

五五復五五,二八且重重。後天先甲如此,滿月喜相逢。一日須傾三百,月小又輸一日,不滿九千鍾。但願客常滿,莫問海尊空。
賦長篇,賡短韻,剩談叢。亂來風日自美,一橘兩衰翁。幾見東陵瓜好,又看西鄰葵爛,半醉半醒中。偶得洞賓象,混混起相從。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水調歌頭(謝和溪園來壽)

宋代劉辰翁

夫子惠收我,謂我古心徒。閒居有客無酒,有酒又無魚。報導犀兵遠墜,問訊陳人何似,陳似隔年萸。天壤亦大矣,知有孔融乎。
白雪歌,丹元贊,赫蹄書。洪崖何自過我,便作授經圖。教我天根騎月,規我扶搖去意,餐我白芝符。從此須溪里,更著赤松湖。

水調歌頭(陳平章即席賦)

宋代劉辰翁

夜看二星度,高會列群英。蒼顏白髮烏帽,風人古槐清。客有羽衣來者,仍是尋常百姓,坐覺孟公驚。且勿多酌我,未厭我狂醒。
金甌啟,銀信喜,袞衣新。向來淮浙草木,隱隱有餘聲。聞說並闌沙語,感念石壕村事,傾耳發驚霆。舉酒奉公壽,天意厚蒼生。

水調歌頭(丁亥重陽登益昌二郎廟樓)

宋代李曾伯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吳頭。登臨聊復爾耳,佳節懶為酬。剛被西風斷送,又為黃花牽帥,草創作斯游。目力眇無際,更上一層樓。
對長江,流不盡,古今愁。憑欄正擬一笑,襟抱怯於秋。高處令人心悸,放曠舒懷何暇,好趁醒時休。留取江湖量,歸去醉中州。

水調歌頭(壽吳尚書)

宋代方岳

明日又重午,攙借玉蒲香。勸君且盡杯酒,聽我試平章。時事艱難甚矣,人物眇然如此,騷意滿瀟湘。醉問屈原子,煙水正微茫。
溯層巒,浮疊嶂,碧雲鄉。眼中猶有公在,吾意亦差強。胸次甲兵百萬,筆底天人三策,堪補舜衣裳。要及黑頭耳,霖雨趁梅黃。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