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絳都春》典範詞作

絳都春 題耕客桃鄉農詞卷

清代龔翔麟

蕉衫槿帽。趁古水百折,花陰移棹。八九點鷗,引入仙源,香風繞。

乞漿崔護今番到。也迷卻、重門深杳。竹間楊外,紅情不斷,解迎人笑。

真好。苔行莎坐,拓耕屋只在、雲根石杪。自有桃娘,挽櫻評柳,都休了。

收殘黃壟獐牙

絳都春(舊上聲韻,今改平聲)

宋代陳允平

鞦韆倦倚,正海棠半坼,不耐春寒。殢雨弄晴,飛梭庭院繡簾閒。梅妝欲試芳情懶。翠顰愁入眉彎。霧蟬香冷,霞綃淚搵,恨襲湘蘭。
悄悄池台步晚。任紅薰杏靨,碧沁苔痕。燕子未來,東風無語又黃昏。琴心不度春雲遠。斷腸難托啼鵑。夜深猶倚,垂楊二十四闌。

絳都春·天然省悟

元代王哲

天然省悟,此一遇轉增,清涼尤憬。定里鉛汞結就,都緣壬逢丙。元初面目成瓊頸。返照長生安靜。速令歸去,前程已許,久通堅永。好景。光傳煥炳。見空外萬門道,銀霞齊整。漸漸近來,相接相迎,須臾頃。蓬萊路闡神仙境。有個金童邀請。謹持玉詔,親教害風受領。

絳都春 春晚,和西麓

清代周岸登

清明過了,甚剪花絮柳,尚殢輕寒。困舞瘦腰,銀箏慵理雁塵閒。

衣篝欲試游情懶。袖華愁裛弓彎。怨春無語,弦淒素軫,淚濕紅蘭。

苦說芳期太晚。認金釵後約,玉箸前痕。病酒未忺,銷愁無計又黃昏。

春心不似歸心遠。斷魂應

絳都春 為琴綺賦

清代易順鼎

么弦獨理。把萬古東風,賺成商意。燈畔夢痕,鏡里年華都如水。

人天舊怨渾彈碎。算苦了粉郎蔥指。鬘雲夜墮,幾番憔悴,萼華仙子。

應是。海山韻杳,盡愁心、付與斷紅鸞尾。冷到玉徽,便覺相思真無味。

桐絲一寸秋魂死。更

絳都春 社題春水二首 其一

清代易順鼎

東風乍起。猛皺碧一池,乾卿何事。夢醒小樓,昨夜春寒,模糊記。

悄然桃浪浮花至。幾片入漁娃網裡。捲簾才信,通宵膩雨,釀愁無際。

弓履湔裙曾到,坐沙上、惹得鴛鴦驚避。鷗白鴨紅,第一難忘儂鄉里。

錦帆總有天涯意。送

絳都春 其二

清代易順鼎

潮痕蹙纜。乍漲綠到門,移樓臨岸。柳底路沉,花外天寬,春聲亂。

桃家姊妹離魂遠。洗剩粉南朝香怨。一鶯啼水,恨鷗占了,落紅恩眷。

流斷華年不轉,對芳影、私替浣紗人嘆。松雪濺濤,畫舫渾高瞞堤半。

江鄉魚價年年賤。記

絳都春 重賦春水

清代易順鼎

魚天始翠。見四尺畫篷,和雲飄起。桃片壓香,倒浸紅樓,沉沉地。

斜陽染綠渾如醉。認萬古春愁影子。紫萍來往,似尋不到,小橋原位。

重倚。垂楊喚渡,便人語吹過,隔江都細。住在鏡中,讓與漁娃,閒梳髻。

五湖負了鴛邊誓

絳都春

清代高士奇

聲聲如織。聽風片雨絲,捲回簾額。欹枕不眠,辜負花期為花惜。

山亭細蕊渾無賴。那更耐、今番寒劇。添香重坐,何時始露,杏梢晴色。

脈脈。迴廊小院,卻鄰寺晚鐘,敲斷簪滴。坐到曉雞,還自濃雲覆窗黑。

髫春嫩節都虛過。

絳都春 花朝,雙溪看桃花

清代趙熙

明霞照澗,向春水弄妝,鏡中人面。細雨乍晴,高閣橫溪香風遠。

瑤池仙子芳華宴。醉瓊靨,仙源紅茜。禊潭佳地,王家洞壑,宋朝坊院。

天暖。花朝正午,濃艷處,燕子鶯兒俱懶。繡陌勸耕,芳樹催人春光半。

年年心上玄都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