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清代:張祥河
暝雲低,涼雨驟,碧落掛龍尾。颯颯吹來,琴上海濤沸。
不知深院通潮,一灣流出,猶浸到、亞闌花底。
正吟倚。溪童貰酒才歸,洗盞綠浮蟻。淺酌高歌,都為遣愁計。
是誰下了湘簾,早開新霽,又聽取、暮蟬嘶起。
祝英台近 其九 燒香詞
清代:李符
築歌台,垂酒幔。長在暮春半。金屋人歸,系艇綠蕪岸。
迎神一部西廂,分明聽說,看過了、佳期才返。
隔花見。近水紗碧如煙,隱隱玉釵粲。猜謎投瓊,縴手戲青案。
正聞負釜槐陰,提壺柳浪,泥滑滑、數聲催散。
祝英台近
清代:張爾田
絳綃單,鉛淚濕,銀鴨爇香腦。可奈春寒,懷抱被花惱。
斷腸一院流鶯,落紅簾幕,𢬵殘笛、將花千繞。
庾郎老。醉墨題遍羅裙,花枝鬢邊裊。翠被棲香,容易玉繩曉。
纖纖澹月籠紗,酒濃花艷,夢不到、謝家池沼。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祝英台近(登多景樓)
宋代:岳珂
瓮城高,盤徑近。十里筍輿穩。欲駕還休,風雨苦無準。古來多少英雄,平沙遺恨。又總被、長江流盡。
倩誰問。因甚衣帶中分,吾家自畦畛。落日潮頭,慢寫屬鏤憤。斷腸煙樹揚州,興亡休論。正愁盡、河山雙鬢。
祝英台近 題程柯亭“蝶夢圖”
清代:趙我佩
畫簾低,深院悄,花落靜啼鳥。淚界烏絲,怕寫斷腸稿。
最憐一枕紅蕤,如煙小夢,喚不醒、痴魂顛倒。
怨春老。玉腰瘦減餘香,羅浮恨難到。廿四橋邊,明月為誰好。
相思只有垂楊,長條似線,猶綰住、亂愁多少。
祝英台
宋代:趙彥端
獸金寒,簾玉潤,梅雪印苔絮。春意如人,易散苦難聚。幾多絲竹深情,池溏幽夢,猶倚賴、與君同住。
舊遊處。誰喚別浦仙帆,風前問征路。煙雨連江,吹恨正無數。莫數紫燕歸來,紅雲開後,空悵望、主人輕去。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祝英台碧鮮庵
明代:許大就
女慕天下士,遊學齊魯間。結友去東吳,全身同木蘭。
伯也不可認,潔已殉古歡。信義苟不虧,生死如等閒。
蛺蝶成化衣,雙飛繞青山。舍宅為道院,祝陵至今傳。
當年梳妝檯,即漢風雨壇。嵯峨石壁下,遺庵名碧鮮。
春秋薦苹藻,靈響來珊珊。晴天披石發,恍惚見雲鬟
女慕天下士,遊學齊魯間。結友去東吳,全身同木蘭。
伯也不可認,潔已殉古歡。信義苟不虧,生死如等閒。
蛺蝶成化衣,雙飛繞青山。舍宅為道院,祝陵至今傳。
當年梳妝檯,即漢風雨壇。嵯峨石壁下,遺庵名碧鮮。
春秋薦苹藻,靈響來珊珊。晴天披石發,恍惚見雲鬟。▲
祝英台近二首 其一
清代:王時翔
驟添寒,剛向暮。風送雁行度。清悄閒庭,有客倚闌數。
念伊萬里呼群,年年為旅。也耐盡、月淒霜苦。
且須住。囑汝飛過江南,傳個信兒去。認著湘簾,斜映素梅樹。
為言青子酸時,準尋歸路。好候我、綠陰深處。
祝英台近
宋代:張元乾
枕霞紅,釵燕墜。花露殢雲髻。粉淡香殘,猶帶宿酲睡。畫檐紅日三竿,慵窺鸞鑑,長是倚、春風無力。
又經歲。玉腕條脫輕鬆,羞郎見憔悴。何事秋來,容易又分袂。可堪疏雨梧桐,空階絡緯,背人處、偷彈珠淚。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