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典範詞作
鏡中人,花外影。乍見眼波凝。書屋妝樓,同對碧梧井。
三年窺宋登垣,何曾私語,真不料、相逢山徑。
雀離頂。憑仗金粟如來,行坐許教並。酥手偷攜,暗解玉彄贈。
小姑只是隨身,牽衣又去,恨密約、依然難訂。
禮金仙,皈大士。小字寫幡尾。對五銖衣,暗裡訴心事。
多應嫁了盧郎,女兒花佩,願抱個、阿侯懷裡。
整圓髻。才過青石岩扉,又見鴨桃底。忽上鐘樓,窈窕半空倚。
吮毫好倩童娘,蟬紗寫照,與楚館、行雲相似。
鵲聲乾,鶯語囀。紅雨灑千片。不坐鈿轅,不障合歡扇。
分明要使人看,如何歸舫,把雲母、橫窗遮遍。
碧河淺。輸輿掠水絲禽,鷁首慣偷眼。懊惱吳儂,柔櫓疾於箭。
借他角牴春哥,鳧車相傍,又引露、女銀嬌面。
蕙香幃,芝草洞。佛席拗花供。袖捲紅綃,雙約腕闌重。
可人一剪輕風,春寒料峭,添半臂、滿身飛鳳。
色殊眾。假若攜住秦台,定愛玉簫弄。墨畫留仙,微帶襪塵動。
見時雙笑含情,何年相識,是秣馬、芝田曾夢。
綵雲隨,紅袖透。油碧覆車小。一簇衣香,日午雁堂到。
侍兒持送圓冰,錦幃低捲,傍畫棟、鬢雲斜照。
黛誰掃。夫婿三十中郎,走馬洛陽道。辜負蘭閨,書寄紫鸞杳。
即看絕世無雙,迥文不織,也應遣、陽台歸了。
築歌台,垂酒幔。長在暮春半。金屋人歸,系艇綠蕪岸。
迎神一部西廂,分明聽說,看過了、佳期才返。
隔花見。近水紗碧如煙,隱隱玉釵粲。猜謎投瓊,縴手戲青案。
正聞負釜槐陰,提壺柳浪,泥滑滑、數聲催散。
禁菸過,修楔又。日暖艷陽晝。梅雨新晴,浴佛好時候。
記曾草斗連枝,蘭貽並蒂,又看摘、合昏簪首。
採桑後。金琅瑤鎖香林,階面綠苔繡。紅粉銷殘,冷淡一行柳。
年年峽石山頭,曹王祠下,但贏得、相思腰瘦。
嶺霞明,江月墮,曉起浩無際。黃葉深深,詩思在驢背。
不妨茸帽欺霜,滿身松影,且飽看、六朝煙寺。
幾年事。一番夢逐雲空,仙瓢付流水。雪散沙鴻,愁寫斷腸字。
可知畫角聲中,連天風雨。又減了、舊時山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