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 其一
近代:趙尊岳
瓊枝倚立凝香露。如怨韶光暮。曉鶯驚覺玉樓人,一抹翠陰籠樹。
鏡奩愁照,繡帷嫞卷,苦憶關情處。
柔絲不系東風住。一霎成歧路。映花門巷夢魂中,恰似玉驄輕去。
清明過卻,將離開遍,惆悵佳期誤。
御街行 其二
近代:趙尊岳
新萍總是風中絮。迢遞橫塘路。畫船回首碧雲西,約略茜紗朱戶。
一奩明鏡,數聲柔櫓,又過長亭樹。
流雲不作無情去。卻作留人雨。綠波總是接天涯,春色幾分能駐。
驪歌易闋,鸞腸禁續,掩袂傷離處。
御街行 其二 賦轎
宋代:高觀國
藤筠巧織花紋細。稱穩步、如流水。踏青陌上雨初晴,嫌怕濕、文鴛雙履。
要人送上,逢花須住,才過處、香風起。
裙兒掛在簾兒底。更不把、窗兒閉。紅紅白白簇花枝,恰稱得、尋春芳意。
歸來時晚,紗籠引道,扶下人微醉。
藤筠巧織花紋細。稱穩步、如流水。踏青陌上雨初晴,嫌怕濕、文鴛雙履。
要人送上,逢花須住,才過處、香風起。
裙兒掛在簾兒底。更不把、窗兒閉。紅紅白白簇花枝,恰稱得、尋春芳意。
歸來時晚,紗籠引道,扶下人微醉。▲
御街行 柳花
明代:楊慎
城西楊柳千千樹。風起飛花絮。青樓珠箔斗輕盈,還繞名園幽處。
滿地香毬,滿天晴雪,卷卻春歸去。
遊人歌吹堤邊路。芳景須珍護。眠開青眼舞慵腰,無計使風流住。
百囀殘鶯,一雙新燕,九十春光暮。
御街行 次斐叔韻
清代:袁克文
一場愁夢歸狼藉。縱咫尺,無訊息。江流不斷柳條空,多少離痕啼濕。
而今難問,新歡燈酒,舊恨雲天隔。
釵分定憶相逢日。轉未分,重尋跡。屏山莫信抵蓬山,忍便情懷蕭瑟。
枇杷門巷,梧桐庭院,時聽哀蛩泣。
御街行 入都與淮生仲兄夜話
清代:薛時雨
五年京邸重相聚。未握手,猶縈注。夜闌剪燭話行藏,別久翻無頭緒。
鄉愁旅恨,遊蹤宦跡,事事增悽楚。
郊祁科第誇同譜。奈中外,殊遭遇。清高畢竟是詞曹,太息風塵艱阻。
何時擺脫,坡吟潁和,永聽聯床雨。
御街行 上巳
明代:王夫之
迷煙迷雨教春困。不道是、清明近。輕寒曾忍柳風狂,只待東君花信。
紅藥芽嬌,山丹胎小,依舊無憑準。
蘭亭今昔何須問。消不盡、新亭恨。強將客淚付流觴,逝水難酬春怨。
鶯鶯燕燕,花花草草,目送韶光褪。
御街行 前題
近代:徐震堮
暖風遲日江亭路,烏帽尋春去。水南水北幾人家,恰有暗香千樹。
鳴禽竹里,呼來相對,好個題詩處。
逋仙去後無新句。誰作東風主。孤山山畔鶴亭邊,依舊花開無數。
尊前醉倒,春衫猶認,前度西湖雨。
御街行 壬寅送春和樵風先生
當代:陳永正
西園漸覺稀花樹。空費鈴幡護。落紅那肯便饒人,故近畫樓深處。
清明過了,兩三殘蕊,猶伴遊蜂住。
奈何不化香泥去,更逐天涯絮。憐伊且為醉今回,一任明朝飄舞。
黃昏三月,簾幃靜掩,時入孤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