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掩琵琶
宋代:佚名
掩琵琶,臨別語,把酒淚如洗。似恁春時,倉卒去何意。牡丹恰則開園,荼廝句,便下得、一帆千里。好無謂。復道明日行呵,如何戀得你。一葉船兒,休要更沉醉。後梅子青時,楊花飛絮,側耳聽,喜鵲□哩。
祝英台近 金燈
明代:高濂
一枝擎,花數朵,燭影搖蓮炬。夜靜閒庭,冷焰空凝炷。
叢叢草伴林間,都無人惜,任鶯老、燕閒來戶。
憐幽趣。試將花插羅幃,相對黃昏語。影落燈花,燈下紅偏愈。
為惜連枝並蒂,月暗西廂,還須好、照人幽處。
祝英台近 太白酒樓
明代:曹溶
贖汾陽,呼杜甫,笑脫錦裘舞。古柳千條,還識酒人否。
夜來鐵笛聲高,徘徊騎鶴,更何處、漁陽顰鼓。
舊遊處。荒草空嵌唐碑,飛仙已歸去。憔悴青衫,詩瘦向誰語。
憶他春在樓中,登樓更苦,恰剩得、滿樓煙雨。
祝英台近 同楊香山次辛稼軒韻
明代:曹溶
鳳凰山,烏鵲渡,錦纜逗寒浦。抱膝空林,世事幾煙雨。
羨他漉酒先生,蕭蕭三徑,把江左、黃花留住。
那堪覷。昨日燕市悲歌,霜髭鏡中數。殘漏荒雞,耿耿十年語。
漫嫌愁向春深,春光好處,便策取、紫騮前去。
祝英台近二首 其一
清代:王時翔
驟添寒,剛向暮。風送雁行度。清悄閒庭,有客倚闌數。
念伊萬里呼群,年年為旅。也耐盡、月淒霜苦。
且須住。囑汝飛過江南,傳個信兒去。認著湘簾,斜映素梅樹。
為言青子酸時,準尋歸路。好候我、綠陰深處。
祝英台近二首 其二
清代:王時翔
曉衾孤,殘夢破。檐外雪微墮。瘦損東陽,猶抱影兒臥。
呼童半拓窗欞,擁衣欹坐。亂飄入、玉花冰朵。
可知么。一點鄉思隨風,冷趁渡江舸。飛向房櫳,相對撥爐火。
其如水渺山重,怯寒無那。枉憶著、謝娘酬和。
祝英台近 瓶花
清代:王策
選嫣紅,裁嫩綠,春色傍纖指。碧繡銅瓶,寒湛井華水。
疏疏密密安排,分濃配淡,映一片、文心畫理。
重位置。小窗矮几烏皮,蜻蜓翼明綺。便到飄零,也在硯池底。
只愁簾外鶯兒,憐伊孤冷,銜送上、隔鄰濃髻。
祝英台近 次韻道希感春
清代:王鵬運
倦尋芳,慵對鏡,人倚畫闌暮。燕妒鶯猜,相向甚情緒。
落英依舊紛紛,輕陰難乞,枉多事、愁風愁雨。
小園路,試問能幾消凝,流光又輕誤。聯袂留春,春去竟如許。
可憐有限芳菲,無邊風月,恁都付、等閒花絮。
祝英台近 病起偶成,用竹垞集中韻
清代:張玉珍
雁書沈,芳信遠。麗句寫紈扇。小極無聊,睡也幾曾倦。
縱有鴻雪行蹤,絮泥心事,都付與、舊時鶯燕。
蠟燈泫。早又院落黃昏,螢火兩三點。曲錄闌乾,不語苦憑遍。
倩攜綠綺輕彈,一天離恨,任香影、迴風低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