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典範詞作
濺紅楓,傳綠醑,瑟瑟秋堂雨。山淡棲霞,秋夢和伊處。
游懷黯盡羅衣,相逢今世,又修竹、天寒輕度。
且須住。南國紅豆多生,華年仗珍護。訴與明春,好換秋情緒。
攝山飛下霜鍾,雙攜潭影,趁初月峨眉歸去。
紛綃輕,霞佩顫,芳意自凝佇。一捻腰肢,纖影怕飛去。
故教海燕銜釵,雲鴉鎖鬢,把鏡檻仙姿留住。
玉卮舉。記取人醉花扶,東風裊弦柱。珍重華年,春好肯輕度。
恰宜螺黛親描,猩紅細染,替廿四苕光作主。
掠秋痕,扶燭影,殘夜伴針線。唾碧裁紅,刻意試寒暖。
不期萬劫蹉跎,百年辛苦,送流水時光一盷。
盡腸斷。歷歷金鎖葳蕤,開奩隱猶現。偏是仙蓬,咫尺隔天遠。
那回誰信尋常,凌波人去,竟忘約他生重見。
冷淒清,寒食雨。春也沒情緒。背地思量,除是儂憐汝。
乞分半剪朝霞,長留人面,免惆悵、重來崔護。
勞延佇。窄聽一夜鵑聲,芳心碎如許。薄命前身,今復向誰訴。
綠章準奏通明,替花作主。莫輕放、小紅歸去。
亂雲浮,叢樹擁。絲雨細無縫。游處都迷,涼意入衣重。
夜來斷霤跳珠,鳴泉噴玉,應驚破、一簾幽夢。
偶調弄。便教尺幅空濛,情景各奇縱。石屋煙霞,吟賞此堪共。
好將玉局佳章,龍眠妙墨,並留作、小樓清供。
祝英台近深秋夜不眠,披衫而立,竟有小雪飄飄,有感而填詞一闕。
管毫新,台硯古。箋上句難措。欲畫嵐山,及目黯雲著。
漸殤去日閒情,憑誰說道,也難愛、霜花寒著。
問天闕,何日重挽東君,捲簾看紅舞。纖指拈英,喃喃鬢邊語。
怡然評點春光,爭聞香吐。也不枉、今宵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