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典範詞作
雁頭箏,龍尾撥,曾記殢儂處。轉眼畫旗,裊裊引君去。
遙知小陸風流,來春縣裡,種紫艷、紅香無數。
郟縣路。淼淼晚渡秋山,我昔作行旅。一發中原,風起濁河怒。
君經洛水平橋,陸渾小店,定和我、蘚牆題句。
畫旗飄,靈幄捲,彩翠剝如雨。玉貌明妝,隱隱怨蛾聚。
可憐枳殼花開,凝丹點絳,盡千載、啼斑偷注。
黯凝佇。滿壁水墨全昏,猶把斷腸譜。繡帔尼師,指點向廊柱。
怪他哭後長城,崩餘粉堞,忒畫得、周遭如許。
葉成圍,枝掛粉,春老尚妍麗。遮蓋迥廊,風漏暖香膩。
怪他燕夢醒來,蝶魂尋到,都傍著、畫檐飛起。
暮煙細。人在瓔珞中間,吟欄共誰倚。架誤鞦韆,紅透綠陰里。
便教過了芳時,午簾消暑,還借得、一篷涼翠。
近清秋,湖上路,渺渺愁煙渚。淒寂堤陰,心事還如許。
斜陽柳意低垂,山寒水遠,肯誰念、風波人住。
盡相訴。未來蓑笠平生,才華費無數。目斷歸帆,緩緩搖歌去。
是他百意支持,一身零怨,卻只採、芙蓉無語。
濺紅楓,傳綠醑,瑟瑟秋堂雨。山淡棲霞,秋夢和伊處。
游懷黯盡羅衣,相逢今世,又修竹、天寒輕度。
且須住。南國紅豆多生,華年仗珍護。訴與明春,好換秋情緒。
攝山飛下霜鍾,雙攜潭影,趁初月峨眉歸去。
祝英台近 梵眾姨丈以蘇小墓草一株見遺,既枯矣,丰茸離驪,猶殘青青之意,湖山勝跡,不可無詞
剪愁根,裁恨葉,春寄嶺梅外。殘碧潛星,依約酒痕在。
絕憐南國煙花,西陵車馬,剩斜日蒼松如蓋。
換光彩。燭花未結同心,孤淒照無奈。斷雨飄歌,青驄更誰待。
堪嗟舊佩幽蘭,新添燕麥,甚一夢湖山都改。
掩銀屏,消粉盝,黯無緒。十載江關,諳盡避兵苦。天涯何處秦樓,蔫紅病綠,爭得似、年時釵股。
錦城住。了籠竹榿林,吟邊幾風雨。唱遍旗亭,淒淒斷腸句。
誰憐憎命文章,鈿車羅帕,都付與痴兒騃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