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子,欲以弟之子為後,欲面求恩澤,又不敢留身。”丁曰:“如公不妨。”文正因獨對,進文字一卷,具道丁事,丁去數步,大悔之。不數日,丁遂有珠崖之行。〔評〕王曾獨委順丁謂,而卒以出謂,蔡京首奉行司馬光,而竟以叛光,一則君子之苦心,一則小人之狡態。... 閱讀全文
蘇秦者,東周雒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出遊數歲,大困而歸。兄弟嫂妹妻妾竊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產業,力工商,逐什二以為務。今子釋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蘇秦聞之而慚,自傷,乃閉室不出,出其書遍觀之。曰:“夫士業已屈首受... 閱讀全文
良娣之姊為左驍衛兵曹柳勣妻。勣性狂疏,好功名,喜交結豪俊。淄川太守裴敦復薦於北海太守李邕,邕與之定交。勣至京師,與著作郎王曾等為友,皆當時名士也。勣與妻族不協,欲陷之,為飛語,告有鄰妄稱圖讖,交構東宮,指斥乘輿。林甫令京兆士曹吉溫與御史... 閱讀全文
兩路鈐轄,與王漢忠、李允正同其事,備繼遷之侵軼也。 甲寅,遼遣北府宰相蕭繼遠等率師南下。 己未,親試禮部舉人,得進士益都王曾以下三十八人,《九經》諸科百八十一人,並賜及第。 先是命吏部侍郎陳恕知貢舉,恕所取士甚少,以王曾為首。及是糊名考校,... 閱讀全文
帝許焉。且以與遼通好,不可復置機宜司,故命為巡檢。 帝慮河北諸州,緣兵罷遂弛武備,詔敵樓戰柵有墮壞者即葺之。 以將作監丞王曾為著作郎、直史館,賜緋。舊制,試文當屬學士、舍人院,宰相寇準雅知曾,特召試政事堂。 丁丑,遼改易州飛狐路招安使為安撫... 閱讀全文
:“萬三千有餘,約常例,奏名十一而已。”帝曰:“若此,則當黜者不啻萬人矣。典領之臣,必須審擇。晁迥兢畏,當以委之。周起、王曾、陳彭年皆可參預。”馮拯曰:封印卷首,尤宜用素有守操之人。”旦曰:“滕元晏於士大夫間少交遊。”帝曰:“今當以硃巽代周... 閱讀全文
“修昭應宮役夫,三伏日執土作者,悉罷之。”時丁謂欲速成,請三伏不賜休暇,王旦言當順時令,乃降是詔。 先是瑞應沓至,知制誥王曾奏曰:“此誠國家承平所致,然願推而弗居,異日或有災沴,則免輿議。”及帝既受符命,大建玉清昭應宮,復上疏曰:“國家受殊... 閱讀全文
也。今大河盡東,全燕陷北,則御邊之計,莫大於河。不然,則趙、魏百城,富庶萬億,適足以誨盜而招寇矣。” 詔任中正、陳彭年、王曾詳定。中正等上言:“詳垂所述,頗為周悉。所言起滑台而下,派之為六,則沿流就下,湍急難制,恐水勢聚而為一,不能各依所導... 閱讀全文
例受詔敕,概行條約,非有指定刑名者,各論如律,無本條者,從違制失斷。”先是違制之法,無故失率坐徒二年;翰林學士、知審刑院王曾建議,乃降是詔。未幾,有犯者,曾斷以違制失,帝不懌,曰:“如是,無復有違制者。”曾曰:“天下至廣,豈人人盡知制書!儻... 閱讀全文
學士晁迥權吏部流內銓,知制誥盛度知通進、銀台司兼門下封駁事。迥以父名佺為辭,遂命與度兩換其任。度,杭州人也。 時翰林學士王曾亦領銀台司,宰相議令迥代曾。帝曰:“聯聞外議,謂曾嘗封駁詔敕,自是中書銜之,多沮曾所奏。今若罷去,是符外議。”旦曰:...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