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 / 2頁

世說新語·德行

所歷九郡義故,懷其德惠,相率致賻數百萬,戎悉不受。劉道真嘗為徒,扶風王駿以五百疋布贖之,既而用為從事中郎。當時以為美事。王平子、胡毋彥國諸人,皆以任放為達,或有裸體者。樂廣笑曰:“名教中自有樂地,何為乃爾也!”郗公值永嘉喪亂,在鄉里甚窮餒。... 閱讀全文

世說新語·方正

不死,罪不足至此。”王大將軍當下,時鹹謂無緣爾。伯仁曰:“今主非堯、舜,何能無過?且人臣安得稱兵以向朝廷?處仲狼抗剛愎,王平子何在?”王敦既下,住船石頭,欲有廢明帝意。賓客盈坐,敦知帝聰明,欲以不孝廢之。每言帝不孝之狀,而皆雲溫太真所說。溫... 閱讀全文

世說新語·識鑒

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諸葛道明初過江左,自名道明,名亞王、庾之下。先為臨沂令,丞相謂曰:“明府當為黑頭公。”王平子素不知眉子,曰:“志大其量,終當死塢壁間。”王大將軍始下,楊朗苦諫不從,遂為王致力,乘“中鳴雲露車”逕前曰:“聽下... 閱讀全文

世說新語·賞譽

戎語。王夷甫自嘆:“我與樂令談,未嘗不覺我言為煩。”郭子玄有俊才,能言老、莊。庾敱嘗稱之,每曰:“郭子玄何必減庾子嵩!”王平子目太尉:“阿兄形似道,而神鋒太俊。”太尉答曰:“誠不如卿落落穆穆。”太傅有三才:劉慶孫長才,潘陽仲大才,裴景聲清才... 閱讀全文

世說新語·品藻

沖,優於滿奮、郝隆。此三人並是高才,沖最先達。”王夷甫以王東海比樂令,故王中郎作碑云:“當時標榜,為樂廣之儷。”庾中郎與王平子鴈行。王大將軍在西朝時,見周侯輒扇障面不得住。後度江左,不能復爾。王嘆曰:“不知我進,伯仁退?”會稽虞(馬斐),元... 閱讀全文

世說新語·規箴

甫雅尚玄遠,常嫉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字。婦欲試之,令婢以錢繞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王平子年十四、五,見王夷甫妻郭氏貪慾,令婢路上儋糞。平子諫之,並言不可。郭大怒,謂平子曰:“昔夫人臨終,以小郎囑新婦,不... 閱讀全文

世說新語·簡傲

劉道真是其一。陸既往,劉尚在哀制中。性嗜酒,禮畢,初無他言,唯問:“東吳有長柄壺盧,卿得種來不?”陸兄弟殊失望,乃悔往。王平子出為荊州,王太尉及時賢送者傾路。時庭中有大樹,上有鵲巢。平子脫衣巾,徑上樹取鵲子。涼衣拘閡樹枝,便復脫去。得鵲子還... 閱讀全文

世說新語·讒險

王平子形甚散朗,內實勁俠。袁悅有口才,能短長說,亦有精理。始作謝玄參軍,頗被禮遇。後丁艱,服除還都,唯齎戰國策而已。語人曰:“少年時讀論語、老子,又看莊、易,此皆是病痛事,當何所益邪?天下要物,正有戰國策。”既下,說司馬孝文王,大見親待,幾... 閱讀全文

世說新語·尤悔

。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劉琨善能招延,而拙於撫御。一日雖有數千人歸投,其逃散而去亦復如此。所以卒無所建。王平子始下,丞相語大將軍:“不可復使羌人東行。”平子面似羌。王大將軍起事,丞相兄弟詣闕謝。周侯深憂諸王,始入,甚有憂色。...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三十九章

失侯,武昭二帝不封而宣帝封之。近去元年,車駕釋奠,拜孔子之坐,此亦元 明二帝所不行也。又刁令但是明帝所不贈耳,非誅之也。王平子、第五猗皆元帝所 誅,而今日所贈,豈以改前為嫌乎!凡處事者,當上合古義,下準今例,然後談者 不惑,受罪者無怨耳。案...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