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 / 18頁

漢書·傳·司馬遷

來至春秋時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春秋之後,七國並爭,秦兼諸侯,有《戰國策》。漢興伐秦定天下,有《楚漢春秋》。故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其言秦、漢,詳矣。至於采經摭傳,... 閱讀全文

史記·十二本紀·秦始皇本紀

濡脣,楚兵已屠關中,真人翔霸上,素車嬰組,奉其符璽,以歸帝者。鄭伯茅旌鸞刀,嚴王退舍。河決不可復壅,魚爛不可復全。賈誼、司馬遷曰:“向使嬰有庸主之才,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秦之積衰,天下土崩瓦解,雖有周旦之... 閱讀全文

史記·七十列傳·平津侯主父列傳

於茲為盛。儒雅則公孫弘、董仲舒、兒寬,篤行則石建、石慶,質直則汲黯、卜式,推賢則韓安國、鄭當時,定令則趙禹、張湯,文章則司馬遷、相如,滑稽則東方朔、枚皋,應對則嚴助、硃買臣,歷數則唐都、落下閎,協律則李延年,運籌則桑弘羊,奉使則張騫、蘇武,... 閱讀全文

資治通鑑·漢紀·漢紀十三

海中神山、龜魚之屬;其南有玉堂、璧門、大鳥之屬。立神明台、井幹樓,度五十丈,輦道相屬焉。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言:“曆紀壞廢,宜改正朔。”上詔兒寬與博士賜等共議,以為宜用夏正。夏,五月,詔卿、遂、遷等共造漢《太初曆》,以正... 閱讀全文

資治通鑑·漢紀·漢紀三十

見揚子云祿位容貌不能動人,故輕其書。昔老聃著虛無之言兩篇,薄仁義,非禮學,然後好之者尚以為過於《五經》,自漢文、景之君及司馬遷皆有是言。今揚子之書文義至深,而論不詭於聖人,則必度越諸子矣!”琅邪樊崇起兵於莒,眾百餘人,轉入太山。群盜以崇... 閱讀全文

資治通鑑·漢紀·漢紀四十

弟曹壽妻昭踵而成之。華嶠論曰: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贍而不穢,詳而有體,使讀之者亹亹而不厭,信哉其能成名也!固譏司馬遷是非頗謬於聖人,然其論議,常排死節,否正直,而不敘殺身成仁之為美,則輕仁義,賤守節甚矣!初,竇憲納妻,天下郡國... 閱讀全文

資治通鑑·漢紀·漢紀五十二

太尉馬日磾謂允曰:“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成後史,為一代大典;而所坐至微。誅之,無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祚中衰,戎馬在郊,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既無益聖德,復使吾黨蒙其訕議。”日磾退而告人...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四十七

本司與聞邊事。”從之。 遼主清暑於永安山。 六月,癸亥,以澤州進士劉羲叟為試大理評事。羲叟精算術,兼通《大衍》諸歷,嘗注司馬遷《天官書》及著《洪範災異論》,歐陽修薦之,召試學士院,而有是命。 丁卯,減益、梓州上供絹歲三之一,紅錦、鹿胎半之。...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七十二

然盜賊最急,宜用心督捕。” 冬,十月,戊寅朔,濮陽郡王宗朴薨;封定王,益僖穆。 庚辰侍讀鄧潤甫、陳襄邇英閣進讀,因言:“司馬遷載秦、漢以來君臣事跡,有不可陳於君父之前者,如《呂不韋傳》之類是也。”帝曰:“類此者,皆闕之勿讀。”侍講沈季長、黃...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七十八

以垂後世。”遼主乃命置局編修。孟簡謂同官曰:“史筆天下之大信,一言當否,百世從之。苟無明識,好惡徇情,則禍不測,故左氏、司馬遷、班固、范蔚宗,俱罹殃禍,可不慎歟!” 丙辰,遼遣使高麗,冊封三韓國公王勛之子運為高麗國王。 丁巳,以鄉貢進士程頤...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