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 / 2頁

資治通鑑·晉紀·晉紀九

哉!且身為宰相,知其君之過,不以告而私語於家,非忠臣也。太傅越以王敦為揚州刺史。劉實連年請老,朝廷不許。尚書左丞劉坦上言:“古之養老,以不事為憂,不以吏之為重,謂宜聽實所守。”丁卯,詔實以侯就第。以王衍為太尉。太傅越解兗州牧,領... 閱讀全文

資治通鑑·齊紀·齊紀九

節都督前鋒諸軍事。丁巳,以蕭穎胄為都督行留諸軍事。穎胄有器局,既舉大事,慮心委己,眾情歸之。以別駕南陽宗夬及同郡中兵參軍劉坦、咨議參軍樂藹為州人所推信,軍府經略,每事諮焉。穎胄、夬各獻私錢穀及換借富貲以助軍。長法寺僧素富,鑄黃金為龍數千兩埋... 閱讀全文

資治通鑑·齊紀·齊紀十

楊公則舉湘州之眾會於夏口。蕭穎胄命荊州諸軍皆受公則節度,雖蕭穎達亦隸焉。府朝儀欲遣人行湘州事而難其人,西中郎中兵參軍劉坦謂眾曰:“湘土人情,易擾難信,用武士則浸漁百姓,用文士則威略不振;必欲鎮靜一州,軍民足食,無逾老夫。”乃以坦為輔國長... 閱讀全文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晉書·列傳·第十一章

侯就第。及長沙成都之相攻也,寔為軍人所掠,潛歸鄉里。 惠帝崩,寔赴山陵。懷帝即位,復授太尉。寔自陳年老,固辭,不許。左丞劉坦上言曰:“夫堂高級遠,主尊相貴。是以古之哲王莫不師其元臣,崇養老之教,訓示四海,使少長有禮。七十致仕,亦所以優異舊德... 閱讀全文

晉書·列傳·第十五章

史中丞,奏免尚書僕射、東安公繇及王粹、董艾等十餘人。朝廷嘉之,遂即真。遷中庶子、左衛將軍、司隸校尉,奏免武陵王澹及何綏、劉坦、溫畿、李晅等。長沙王乂討齊王冏,暾豫謀,封硃虛縣公,千八百戶。乂死,坐免。頃之,復為司隸。 及惠帝之幸長安也,留暾... 閱讀全文

南齊書·列傳·卷三十八

。賞罰之信,有如曒日,江水在此,余不食言。遣冠軍將軍楊公則向湘州。王法度不進軍,免官。公則進克巴陵,仍向湘州。遣寧朔將軍劉坦行湘州事。穎胄遣人謂梁王曰:“時月未利,當須來年二月。今便進兵,恐非良策。”梁王曰:“今坐甲十萬,糧用自竭。況藉以義... 閱讀全文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梁書·列傳·卷十九

宗夬 劉坦 樂藹宗夬,字明揚,南陽涅陽人也,世居江陵。祖炳,宋時征太子庶子不就,有高 名。父繁,西中郎諮議參軍。夬少勤學,有局乾。弱冠,舉郢州秀才,歷臨川王常 侍、驃騎行參軍。齊司徒竟陵王集學士於西邸,並見圖畫,夬亦預焉。永明中,與 魏和親... 閱讀全文

魏書·帝紀·卷四

川。皇子真薨。是月,大治宮室,皇太子居於 北宮。車駕遂征懸瓠,益遣使者安慰境外之民,其不服者誅之。永昌王仁大破劉義 隆將劉坦之、程天祚於汝東,斬坦之,擒天祚。 夏四月癸卯,輿駕還宮,賜從者及留台郎吏已上生口各有差。六月己亥,誅司 徒崔浩。辛... 閱讀全文

南史·列傳·卷三十七

明帝 以爲郢州中從事,以父老去官。南康王爲荊州刺史,引爲別駕。 梁武帝起兵,遷西中郎諮議。時西土位望,唯夬與同郡樂 藹、劉坦爲州人所推服,故領軍蕭穎胄深相委仗。武帝受禪, 歷太子右衛率,五兵尚書,參掌大選。天監三年卒。子曜卿。 論曰:沈慶之... 閱讀全文

南史·列傳·卷五十六

百區,頃之鹹畢。豫章王嶷薨,藹解官赴喪,率荊、湘二州 故吏建碑墓所。南康王爲西中郎,以藹爲諮議參軍。蕭穎胄引 藹及宗夬、劉坦任以經略。 天監初,累遷御史中丞。初,藹發江陵,無故於船得八車 輻,如中丞健步避道者,至是果遷焉。性公強,居憲台甚稱... 閱讀全文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