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尾硯歌(並引)
宋代:蘇軾
余舊作《鳳咮石硯銘》,其略云:蘇子一見名鳳咮,坐令龍尾羞牛後。
已而求硯於歙,歙人云:子自有鳳咮,何以此為?蓋不能平也。
奉議郎方君彥德,有龍尾大硯奇甚,謂余若能作詩少解前語者,當奉餉,乃作此詩。
黃琮白琥天不惜,顧恐貪夫死懷璧。
君看龍尾豈石材,玉德金聲寓於石。
與天
余舊作《鳳咮石硯銘》,其略云:蘇子一見名鳳咮,坐令龍尾羞牛後。
已而求硯於歙,歙人云:子自有鳳咮,何以此為?蓋不能平也。
奉議郎方君彥德,有龍尾大硯奇甚,謂余若能作詩少解前語者,當奉餉,乃作此詩。
黃琮白琥天不惜,顧恐貪夫死懷璧。
君看龍尾豈石材,玉德金聲寓於石。
與天作石來幾時,與人作硯初不辭。
詩成鮑謝石何與,筆落鐘王硯不知。
錦茵玉匣俱塵垢,搗練支床亦何有。
況瞋蘇子鳳咮銘,戲語相嘲作牛後。
碧天照水風吹雲,明窗大幾清無塵。
我生天地一閒物,蘇子亦是支離人。
粗言細語都不擇,春蚓秋蛇隨意畫。
願従蘇子老東坡,仁者不用生分別。
▲寓懷
宋代:陸游
蒼璧與黃琮,初非俗所貴,粲然薦繅藉,可對越天地。
我豈賣餅兒,自衒三家市;持盤叫道邊,雖售無乃媿!文章等卜祝,王公以儒戲;書成藏名山,此是千載事。
夏祭日感事
宋代:晁說之
盛期千年出寶圖,佩環方澤影縈紆。
中天月護黃琮色,出海雲騰赤帝符。
已慣龜鼉呈上瑞,不驚風雨解前驅。
侍臣自有揚雄賦,擊壤何妨此鄙夫。
山行
宋代:方岳
山欲窈而深,路欲繚而曲。
向來始開荒,惟恐日不足。
松行四五里,雲繞上下谷。
振衣千仞岡,邀月噴橫玉。
於今曾幾何,此與不可續。
一筇筋力疲,籃筍或更仆。
平生愛山心,安得兩黃鵠。
昔如鴻翩翻,今如驅侷促。
盛衰固其常,細甚太倉粟。
付之琉璃黃,
山欲窈而深,路欲繚而曲。
向來始開荒,惟恐日不足。
松行四五里,雲繞上下谷。
振衣千仞岡,邀月噴橫玉。
於今曾幾何,此與不可續。
一筇筋力疲,籃筍或更仆。
平生愛山心,安得兩黃鵠。
昔如鴻翩翻,今如驅侷促。
盛衰固其常,細甚太倉粟。
付之琉璃黃,澆以葡萄綠。
吾州固多士,霞佩相上下。
懿哉考亭老,伊洛與並駕。
清調薦鼎彝,
黃琮加繅藉。
遂令晉之鄙,嗜學如嗜炙。
豈徒挾老筆,秋風趁雄跨。
奇文吐寒芒,明月夜相射。
要當抱遺經,與帝陳廣廈。
平津二三策,夫我則不暇。
士以哭識先,蘭鮑在所化。
行矣其勉旃,勿為子虛詫。
▲擬和御製郊祀詩
宋代:李洪
新地彌文考九丘,寅威郊見故遲留。
黃琮蒼玉神娭燕,月璧星珠瑞應浮。
禮洽漢山呼萬歲,事殊唐鑒獻千秋。
侍臣誰薦揚雄賦,豈使甘泉播令猷。
分韻賦檐蔔得松字
宋代:張鎡
呼酒快台客,教取白玉鍾。
趁此清淨枝,向我几案供。
葉豐髮油綠,香心刻黃琮。
向來紅紫陣,喧喧引雄蜂。
露斑衣上痕,枉負七尺筇。
日暮詩興薄,幽禪苦魔攻。
猶勝坐肩輿,排門抗塵容。
我祖已封侯,便當隨赤松。
灘哥石硯歌(有序)
明代:宋濂
朱舍人芾見灘哥石硯禁中,遂摹榻一本,裝褫成軸,懸之
書齋,命予作歌,填其空處。
朱君嗜古米黼同,三代彝器藏心胸。
灘哥古硯近獲見,驚喜奚翅逢黃琮。
研煤敷紙巧摹榻,訪我一一陳始終。
有唐四葉崇象教,梵僧航海來番禺。
手持貝葉寫健相,翻譯華竺談玄空。
辭義幽深
朱舍人芾見灘哥石硯禁中,遂摹榻一本,裝褫成軸,懸之
書齋,命予作歌,填其空處。
朱君嗜古米黼同,三代彝器藏心胸。
灘哥古硯近獲見,驚喜奚翅逢
黃琮。
研煤敷紙巧摹榻,訪我一一陳始終。
有唐四葉崇象教,梵僧航海來番禺。
手持貝葉寫健相,翻譯華竺談玄空。
辭義幽深眾莫識,當時授筆唯房融。
硯中淋漓墨花濕,助演真乘誠有功。
愛其厚重為題識,七月七日元神龍。
鬼工雷斧琢削古,天光電影生新容。
袤將四尺廣逾半,作鎮弗遷猶華嵩。
涉唐入宋歲五百,但見寶氣浮晴虹。
南渡群公競賞識,氏名環列縈秋蟲。
朔元雖以實內府,棄置但使煙埃封。
方今聖人重文獻,氈蒙舟載來江東。
風磨雨濯露精彩,奉敕舁入文華宮。
宮中日昃萬軿暇,侍臣左右鹹雲從。
紫端玄歙盡斥去,欣然為此同重瞳。
重瞳一顧光照日,天章奎畫分纖穠。
有才沉薶恨已久,石如能語夸奇逢。
維昔成周全盛日,兌戈徹衣並大弓。
藏諸天府遺孫子,用以鎮國照無窮。
願將斯硯傳萬世,什襲不下古鼎鍾。
上明文德化八極,下書寬詔蘇疲癃。
君方執筆掌綸誥,願以此言聞帝聰。
老臣作歌在何日,洪武戊午當嚴冬。
▲山行 其二
宋代:方岳
吾州固多士,霞佩相上下。懿哉考亭老,伊洛與並駕。
清廟薦鼎彝,黃琮加繅藉。遂令晉之鄙,嗜學如嗜炙。
豈徒挾老筆,秋風趁雄跨。奇文吐寒芒,明月夜相射。
要當抱遺經,與帝陳廣廈。平津二三策,夫我則不暇。
士以器識先,蘭鮑在所化。行矣其勉旃,勿為子虛詫
吾州固多士,霞佩相上下。懿哉考亭老,伊洛與並駕。
清廟薦鼎彝,黃琮加繅藉。遂令晉之鄙,嗜學如嗜炙。
豈徒挾老筆,秋風趁雄跨。奇文吐寒芒,明月夜相射。
要當抱遺經,與帝陳廣廈。平津二三策,夫我則不暇。
士以器識先,蘭鮑在所化。行矣其勉旃,勿為子虛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