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7 / 20+頁

隋書·志·卷二十一

,自中以統外。內則公 卿大夫士,外則公侯伯子男。鹹所以協和萬邦,平章百姓,允厘庶績,式敘彝倫。 其由來尚矣。然古今異制,文質殊途。或以龍表官,或以雲紀職。放勛即分命四子, 重華乃爰置九官,夏倍於虞,殷倍於夏,周監二代,沿革不同。其道既文,置... 閱讀全文

隋書·列傳·卷三十二

陳主嘗於莫府山校獵,令世基作 《講武賦》,於坐奏之曰: 夫玩居常者,未可論匡濟之功;應變通者,然後見帝王之略。何則?化有文質, 進讓殊風,世或澆淳,解張累務。雖復順紀合符之後,望雲就日之君,且修戰於版 泉,亦治兵于丹浦。是知文德武功,蓋因時... 閱讀全文

隋書·列傳·卷四十一

則文過其意,理深者 便於時用,文華者宜於詠歌,此其南北詞人得失之大較也。若能掇彼清音,簡茲累 句,各去所短,合其兩長,則文質斌斌,盡善盡美矣。梁自大同之後,雅道淪缺, 漸乖典則,爭馳新巧。簡文、湘東,啟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揚鑣。其意淺而... 閱讀全文

南史·本紀·卷九

道,合德符天。用 百姓以爲心,隨萬機而成務,上德不德,無爲以爲。夏長春生, 顯仁藏用,功成化洽,樂奏鹹雲,安上御人,禮兼文質。是以 天無蘊寶,地有呈祥,既景煥於圖書,方葳蕤於史牒,高勛踰 於象緯,積德冠於嵩、華,固無得而稱者矣。 朕又聞之:... 閱讀全文

南史·列傳·卷四十九

稱“抑抑威儀,惟人之則。”又云:“其儀不忒, 正是四國。”觀夫杲之風流所得,休野行己之度,蓋其有焉。 仲和性履所遵,德璋業尚所守,殆人望也。懷珍宗族文質斌斌, 自宋至梁,時移三代,或以隱節取高,或以文雅見重。古人云 立言立德,斯門其有之乎。...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南史·列傳·卷五十

裴氏,懼兩唐之不傳。 故玉徽金銑,反爲拙目所嗤,巴人下俚,更合郢中之聽。陽春 高而不和,妙聲絕而不尋。竟不精討錙銖,覆量文質,有異巧 心,終愧妍手。是以握瑜懷玉之士,瞻鄭邦而知退,章甫翠履 之人,望閩鄉而嘆息。詩既若此,筆又如之。徒以煙墨不... 閱讀全文

南史·列傳·卷六十

日月,致位公輔,提衡端執,時無異議,爲梁氏宗臣,信 爲美矣。許懋業藝,以經笥見推,亨懷道好古,以博覽歸譽, 其所以折議封禪,求葬僧辯,正直存焉,豈唯文義而已。古人 雲“仁者有勇”,斯言近之。殷鈞德業自居,又加之以政績, 文質斌斌,亦足稱也。... 閱讀全文

南史·列傳·卷六十九

及於運逢交喪,驅馳戎馬,所 在稱美,用舍信有時焉。虞荔弟兄,才行兼著,崎嶇喪亂,保 茲貞一,並取貴時主,豈虛得乎。傅縡聰警特達,才氣自負, 行之平日,其猶殆諸;處以危邦,死其宜矣。顧、姚棲托藝文, 蹈履清直,文質彬彬,各踐通賢之域,美矣乎!... 閱讀全文

南史·列傳·卷七十五

。佛非東華之道,道非西夷之法, 魚鳥異川,永不相關。安得老、釋二教,交行八表。今佛既東 流,道亦西邁,故知俗有精粗,教有文質。然則道教執本以領 末,佛教救末以存本。請問所歸,異在何許?若以翦落爲異, 則胥靡翦落矣;若以立像爲異,則俗巫立像矣... 閱讀全文

北史·本記·卷十

庶幾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一昨駐蹕金墉,備嘗遊覽。 百王制度,基址尚存。今若因循,為功易立。宜命邦事,修復舊都。奢儉取文質之 間,功役依子來之義。北瞻河內,咫尺非遙,前詔經營,今宜停罷。”於是發山東 諸州兵,增一月功為四十五日役,起洛陽宮...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