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6 / 28頁

和鮮于頃節推惠詩

宋代

英駕能來慰寂寥,相看衰鬢共飄搖。風騷會裡多年別,談笑杯中萬事銷。

休嘆轅駒方跼蹐,不知籓鴳已逍遙。如將巧思鳴孤憤,為我商聲更一謠。

下黔江

宋代

崎嶇才喜下荊岑,一水奔騰萬石林。使節敢辭重險阻,客舟將命寄浮沉。

可憐幽竇非人境,猶有清泉慰我心。勞逸賢愚寧可問,但嗟衰晚愧臨深。

和王子嚴南平道中寄

宋代

雨隨行色過重闉,路有思歸送別人。未省幾時趨北闕,且同回首望西鄰。

黃花漸近羞重見,白酒猶期醉一巡。三峽苦辛嘗欲遍,置杯休要問澆醇。

寄賀李修孺移利憲

宋代

才出關來又入關,欲閒天意未教閒。一生孤直知心處,三度交承隔政間。

食蔗羨君方有味,過屠憐我尚何顏。功名不是蹉跎物,猶惜清時共仰攀。

寄利憲張充宗司勛

宋代

曾言英館願重尋,猶記當時戀別心。千里江山勞客思,一年風物又春深。

夢中花發人將老,關外愁生酒不禁。引領使台歸未得,且疏懷抱寄知音。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木門早行

宋代

白虎前峰數尺高,露華蕭颯滿征袍。只知眼底簿書靜,豈意山中車馬勞。

石夾雨餘重按轡,草間風動幾橫刀。通途聞說無多地,踴躍身輕意氣豪。

送趙悅道參政大資知越州二首 其一

宋代

乖崖威重兼之恕,正獻純風重以和。高世清名公取盡,經邦餘事蜀沾多。

二江遺愛流長在,雙劍銘功壁屢磨。聞向蓬萊指歸路,其如朝野具瞻何。

送趙悅道參政大資知越州二首 其二

宋代

徒御紛紛擁劍關,蜀人感泣送公還。欲知千里謳歌意,半在百篇文字間。

風霰道途方過闕,煙霞旌旆更尋山。重金不負扁舟約,賀老鑑湖春水閒。

和鮮于子駿游沙溪洞

宋代

放轡深窮物外天,少償游恨十餘年。諸仙羽化曾由此,千載岩居尚宛然。

門轉青溪空水石,室存丹灶養雲煙。冰骸坐久雖清澈,獨有區中世俗緣。

興州坐臥二仙

宋代

莫逆真心際混茫,豈將生死系存亡。已驂雲霧朝丹闕,猶蛻衣冠寄異鄉。

姓氏不傳靈秘錄,精神長在發圓光。洪肩丘袂攀無及,分向塵中到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