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5 / 6頁

清史稿·列傳·卷一百五十

曹振鏞 文孚 英和 王鼎 穆彰阿 潘世恩曹振鏞,字儷笙,安徽歙縣人,尚書文埴子。乾隆四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大考三等,高宗以振鏞大臣子,才可用,特擢侍講。累遷侍讀學士。嘉慶三年,大考二等,遷少詹事。父憂歸,服闋,授通政使。歷內閣學士... 閱讀全文

清史稿·列傳·卷一百五十二

,召為大理寺少卿。復因事降通政司參議,歷左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出為泰寧鎮總兵。八年,授理藩院侍郎,調兵部。迭命偕戶部尚書王鼎察治長蘆、兩淮鹽務,籌議整頓,詳王鼎傳。十年,出為吉林將軍,疏言:“松花江西岸、輝發河北岸舊例封禁,其餘閒曠山場均設... 閱讀全文

清史稿·列傳·卷一百五十八

實,褫職。尋予刑部七品小京官,累遷郎中。道光四年,出為河南糧鹽道。遷浙江按察使,覆檢德清徐倪氏獄,得官吏受賄蒙蔽狀,尚書王鼎覆訊,如宇議。遷貴州布政使。九年,召授刑部侍郎。尋出為廣西巡撫。十二年,湖南、廣東瑤匪並起,宇遣兵防富川、恭城、賀縣... 閱讀全文

清史稿·列傳·卷一百六十六

,署兩江總督,尋實授。時淮鹽敗壞,商困課絀,岌岌不可終日。澍疏陳積弊,請大刪浮費,以為補救。議者多主改法課歸場灶,命尚書王鼎、侍郎寶興赴江南查議。澍謂除弊即以興利,無事輕改舊制,偕鼎等合疏臚陳利害,條上十五事。鼎等復請裁鹽政歸總督管理,報可... 閱讀全文

清史稿·列傳·卷一百六十八

祖同言。初,儀工經費,自祖同嚴覈弊竇,省帑金甚鉅。迨工員報銷,截長補短,蘄合成例,言官以浮冒入奏。是年,命左都御史玉麟、王鼎按之,事得白,而以八子錢五萬六千餘緡責祖同償補。八子錢者,工員以雜用不敷,議以銀易錢,銀一兩加扣八十文,祖同置弗問,...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清史稿·列傳·卷一百七十一

告,鏇因告訐置之獄,又得玉林所寄其黨私書,意反覆,密疏請處以重法。上以前後歧異,譴攸銛,鳳生亦降調。陶澍繼督兩江,與尚書王鼎、侍郎寶興會籌鹽法,合疏留鳳生襄議,於是大有興革,略與鳳生初議相出入;又奏以鳳生察湖廣銷引,勘議淮北改票事,鳳生雖去... 閱讀全文

清史稿·列傳·卷一百八十六

歷衛輝、陳州、開封。二十一年,河決祥符,水圍省城,鳴鶴露宿城上,盡力堵御。有議遷省城於洛陽者,鳴鶴上議有六不可。欽差大臣王鼎等據以疏陳,乃決議堅守。凡歷七十餘日,水退城安。論功,晉秩道員。二十三年,河決中牟,褫職留工,工竣,復原官,仍在工效... 閱讀全文

清史稿·列傳·卷二百十一

英桂防河,尋命赴陝西會辦軍務。十年,卒,詔依例賜恤。張亮基,字石卿,江蘇銅山人。道光十四年舉人,入貲為內閣中書。從大學士王鼎赴河南治河,督筑西壩。工竣,賜花翎,擢侍讀。二十六年,出為雲南臨安知府,總督林則徐曾與共事河工,知其才,密薦可大用,... 閱讀全文

牡丹亭·第二十三出·冥判

花分魚尾冊,無賞一掛日子虎頭牌。真乃是鬼董狐落了款,《春秋傳》某年某月某日下,崩薨葬卒大註腳。 假如他支祈獸上了樣,把禹王鼎各山各水各路上,魍魎魑魅細分腮。〔醜〕待俺磨墨。〔淨〕看他子時硯,忔々察察,烏龍蘸眼顯精神。〔醜〕雞唱了。〔淨〕聽丁... 閱讀全文

林公案·第三回

。其時公年方二十七歲,雖則職居清秘,對於行軍布陣,悉心研究,六曹事例,及用人行政的得失,綜核無遺。一班忠正大臣如潘世恩、王鼎輩,皆稱林公為將相才!歷江西、江南、雲南等正主考,所收門生,如賴恩爵、李廷玉等,皆是智勇兼備。至嘉慶廿五年,林公補授...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