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5 / 11頁

新唐書·志·卷三十五

虜,河南、河北不上計, 吏員大率減天寶三之一,而入流者加一,故士人二年居官,十年待選,而考限遷除 之法浸壞。憲宗時,宰相李吉甫定考遷之格,諸州刺史、次赤府少尹、次赤令、諸 陵令、五府司馬、上州以上上佐、東宮官詹事諭德以下、王府官四品以上皆五...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四十三

河,輒復堙塞。淮南節度使 杜亞乃浚渠蜀岡,疏句城湖、愛敬陂,起堤貫城,以通大舟。河益庳,水下走淮, 夏則舟不得前。節度使李吉甫築平津堰,以泄有餘,防不足,漕流遂通。然漕益少, 江淮米至渭橋者才二十萬斛。諸道鹽鐵、轉運使盧坦糴以備一歲之費,省...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四十五

十石。尚縣主檢校五品京官者料錢二十萬,祿百石。 自李泌增百官俸,當時以為不可朘削矣,然有名存而職廢、額去而俸在者。宰 相李吉甫建議減之,遂為常法。 於時祠祭、蕃夷賜宴、別設,皆長安、萬年人吏主辦,二縣置本錢,配納質積 戶收息以供費。諸使捉錢...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四十六

,死罪皆先決杖,其數或百或六十,於是悉罷之。 憲宗英果明斷,自即位數誅方鎮,欲治僭叛,一以法度,然於用刑喜寬仁。是 時,李吉甫、李絳為相。吉甫言:“治天下必任賞罰,陛下頻降赦令,蠲逋負,賑 饑民,恩德至矣。然典刑未舉,中外有懈怠心。”絳曰:...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四十七

行《周易論》卷亡。 又《大衍玄圖》一卷 《義決》一卷 《大衍論》二十卷 崔良佐《易忘象》卷亡。 元載集注《周易》一百卷 李吉甫注《一行易》卷亡。 衛元嵩《元包》十卷蘇源明傳,李江注。 高定《周易外傳》二十二卷郢子,京兆府參軍。 裴通《易書》...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新唐書·志·卷四十八

劉允濟《魯後春秋》二十卷 丘悅《三國典略》三十卷 元行沖《魏典》三十卷 員半千《三國春秋》二十卷 李筌《閫外春秋》十卷 李吉甫《六代略》三十卷 張絢《古五代新記》二卷 許嵩《建康實錄》二十卷 《柳氏自備》三十卷柳仲郢。 鄭韋《史俊》十卷 ...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四十九

卷兗州人,開元進士第,又詔中書試文章,歷監察御史, 安祿山反,陷賊自歸。 牛希濟《理源》二卷 陸質《君臣圖翼》二十五卷 李吉甫《古今說苑》十一卷 李德裕《御臣要略》卷亡。 丘光庭《康教論》一卷 《元子》十卷 又《浪說》七篇 《漫說》七篇元結... 閱讀全文

新唐書·志·卷五十

倫《述藁》十卷 《張登集》六卷貞元漳州刺史。 《陸迅集》十卷德宗時監察御史裹行。 《柳冕集》卷亡。 《姚南仲集》十卷 《李吉甫集》二十卷 《武元衡集》十卷 權德輿《童蒙集》十卷 又《集》五十卷 《制集》五十卷 《韓愈集》四十卷 《柳宗元集》... 閱讀全文

新唐書·表·卷十五

張錫、唐休璟、韋嗣立、蘿瑰、蕭至忠、 岑羲、宋璟、郭元振、竇懷貞、源乾曜、苗晉卿、李峴、杜鴻漸、李勉、鄭餘慶、 武元衡、李吉甫、張弘靖、李逢吉、王涯、牛僧孺、李宗閔、李德裕、崔鉉、杜悰、 白敏中、劉瞻、盧攜、鄭從讜、裴澈、蕭邁、韋昭度、孔緯...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三

乎?”是時,王政謬僻,漢言切,多所救補。坐婞訐出佐興元幕府。 文宗立,召為屯田員外郎、史館修撰。論次《憲宗實錄》,書宰相李吉甫事不 假借,子德裕惡之。會李宗閔當國,擢知制誥,稍進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初,德 裕貶袁州,漢助為排擠,後德裕復輔政...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