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3 / 6頁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七

怪情慾相感之事。其間多有偶因所感撰造出來的,如牛僧孺《周秦行紀》道是僧孺落第時,遇著薄太后,見了許多異代本朝妃嬪美人,如戚夫人、齊潘妃、楊貴妃、昭君、綠珠,詩詞唱和,又得昭君伴寢許多怪誕的話。卻乃是李德裕與牛僧孺有不解之仇,教門客韋瓘作此記... 閱讀全文

隨園詩話·卷十五

晉武帝在宮中乘羊車游,宮人以竹葉灑鹽以引羊。是牽車者羊也。猶之如淳註:“《楚歌》,《雞鳴歌》也;非楚人所歌也。”然高帝謂戚夫人曰:“若為吾楚歌,吾為若楚舞。”又明是楚人之歌。五《魏書·禮志》曰:“徒歌曰謠,徒吹曰和,比音而樂之及乾... 閱讀全文

唐才子傳·卷一

高遠,略去凡近。當時哲匠,鹹稱道焉。李昂昂,開元二年王丘下狀元及第。天寶間仕為禮部侍郎,知貢舉,獎拔寒素甚多。工詩,有《戚夫人楚舞歌》一篇,播傳人口,真佳作也。孫逖逖,博州人。幼而有文,屬思警敏,援筆成篇。開元二年,舉手筆俊拔、哲人奇士隱淪... 閱讀全文

知言·復義

酉歲,有士嘆曰:嗚呼,天乎!使陸生有是對而漢祖用其言,則必六宮有制,嫡庶有辨,教養子弟有法,後夫人嬪婦各得其所矣。又安有戚夫人為人彘,張美人以恨死,趙王如意以酖死,淮陽王友以餓死,梁王恢以殺死,燕王建絕嗣,山朝武彊不疑,幾於亂姓之事哉?又安...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時序部·卷十六

織女星主瓜果。嘗見道書云:牽牛娶織女,取天帝錢二萬備禮,久而不還,被驅在營室是也。言雖不經,有是為征也。《西京雜記》曰:戚夫人侍兒賈佩蘭云:"在宮時見戚夫人侍高祖,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於滇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連愛。"...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地部·卷三十三

之。《水經注》曰:龍魚川,澤漲不測,出五色雲,俗以為靈而莫敢采捕,因謂是水為龍魚水,自下亦通謂之龍魚川。又曰:祥川者,漢戚夫人所生處也。高祖得而寵之,改其地為祥川,用表夫人載誕之休祥也。《秦州記》曰:枹罕原北有鳳林川,川中則黃河水東流。《莊...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皇王部·卷十二

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呂后年長,常留守,希見上,益疏。賴留侯策,太子得毋廢。高祖崩,太子襲號為惠皇帝。呂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趙王,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挾與趙王起居飲食,太后欲殺之不得間。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雉,趙王少,不能早...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皇親部·卷二

《漢書》曰:高祖後呂皇后,父呂公,單父人也,好相人。高祖微時,呂公見而異之,乃以女妻高祖,生惠帝、魯元公主。後漢王得定陶戚夫人,愛幸,生趙王如意。呂后為人剛毅,佐高祖定天下。高祖崩,惠帝立,呂后為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鉗衣赭衣,令舂。戚...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皇親部·卷十

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之號焉。又曰: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高祖崩,惠帝立,呂后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鉗衣赭衣,令舂。戚夫人舂歌曰:"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q...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皇親部·卷十三

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幾代太子者數矣。賴大臣爭之,及用留侯策,太子得毋廢。又《張良世家》曰: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大臣多諫爭,未能得堅決者也。呂后恐,不知所為。人或謂呂后曰:"留侯善畫計策,上信用之。&qu...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