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

新唐書·列傳·卷七十

仗下,帝御延英殿,遣左金吾大將軍吳湊收載 及王縉,系政事堂,分捕親吏、諸子下獄。詔吏部尚書劉晏、御史大夫李涵、散騎 常侍蕭昕、兵部侍郎袁騕、禮部侍郎常袞、諫議大夫杜亞訊狀,而責辨端目皆出禁 中。遣中使臨詰陰事,皆服。乃下詔賜載自盡,妻王及子...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八十四

第,帝見策嘉揖。 初,防與知雜御史竇參遇,導騎不引避,參謫其仆。及為相,防尹京兆,迫使 致仕,授工部尚書。防吒曰:“吾與蕭昕子齒,而同昕老,坐宰相余忿邪!”不得 志卒,年六十九,贈太子少保,謚曰宣。防於詩尤工,有所感發,以譏切世敝,當 時稱...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一十七

,率浙東李希言、浙西司空襲禮、淮 南高適、青州鄧景山四節度掎角救睢陽,巡亡三日而鎬至,十日而廣平王收東京。 鎬命中書舍人蕭昕誄其行。時議者或謂:巡始守睢陽,眾六萬,既糧盡,不持滿按 隊出再生之路,與夫食人,寧若全人?於是張澹、李紓、董南史、...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一十八

定郡王,實封戶二百。 又有呂賁、康秀琳、梁興朝、賈樂卿、侯仙欽皆死希烈之難,贈賁、秀琳尚書 左右僕射,興朝等皆秩尚書,遣蕭昕致祭境上。命李勉、哥舒曜訪其家子孫,詔雖 三世有罪,常降一等。 曾無後,貞元中,女及曾兄子酆爭襲封,有司奏曾首謀歸順... 閱讀全文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二

, 合胡祿都督等二百人皆來朝,賜與不可計。子儀以名臣見。名臣,懷恩兄子,銳將 也。 大曆三年,光親可敦卒,帝遣右散騎常侍蕭昕持節吊祠。明年,以懷恩幼女為 崇徽公主繼室,兵部侍郎李涵持節冊拜可敦,賜繒彩二萬。是時,財用屈,稅公卿 騾、橐它給行...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宋史·志·卷一百六十二

元年五月,迄天寶十三年正月)《張曲江雜編》一卷(集者並不知名)李康《玉台後集》十卷殷璠《河獄英靈集》二卷又《丹陽集》一卷蕭昕《送邢桂州詩》一卷曹恩《起予集》五卷李吉甫《麗則集》一卷又《類表》五十卷許孟容《謝亭詩集》一卷《竇氏聯珠集》一卷馬總... 閱讀全文

太平廣記·卷一百八十·貢舉三

靜退寡合,累舉不舉。貞元元年,因問日者,曰:君明年合狀頭及第。錫庶但望偶中一第爾,殊不信也。時已八月,未命主司。偶至少保蕭昕宅前,值昕杖策,將獨游南園。錫庶遇之,遽投刺,並贄所業。昕獨居,方思賓友,甚喜。延與之語。及省文卷,再三稱賞。因問曰... 閱讀全文

太平廣記·卷四百二十一·龍四

蕭昕 遺尺潭 劉貫詞 韋氏 任頊 趙齊嵩蕭昕唐故兵部尚書蕭昕常為京兆尹。時京師大旱,炎郁之氣,蒸為疾厲。代宗命宰臣,下有司禱祀山川,凡月余,暑氣愈盛。時天竺僧不空三藏居於靜住寺。三藏善以持念召龍興雲雨。昕於是詣寺,謂三藏曰:“今茲驕陽累...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職官部·卷二十一

人,後徙家洛陽,少舉進士,授夏陽尉。神龍初,東都起聖善寺、報慈閣,景先詣闕,獻《大像閣賦》,詞甚美麗,擢拜左拾遺。又曰:蕭昕為左拾遺。昕常與布衣張鎬為友,館而禮之,表薦曰:"如鎬者,用之為王者師,不用則幽谷一叟爾。"玄宗...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人事部·卷四十九

有才略,好玄象合煉之學。神龍初,嘗謁駙馬王同皎,同皎甚器之。言及謀刺武三思事,琚義許之,與周璟、張仲之為忘年之友。又曰:蕭昕,河南人也。開玄中,首舉博學弘詞,首嬸武縣主簿,後遷左拾遺。昕嘗與布衣張鎬友善,表薦之曰:"如鎬者,用之則...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