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2 / 3頁

周書·列傳·卷二十八

進。景宣恐琛審其虛實,乃將腹 心自隨,詐雲迎軍,因得西遁。與儀同李延孫相會,攻孔城。 洛陽以南,尋亦來附。太祖即留景宣守張白塢,節度東南義軍。 東魏將王元(凱)〔軌 〕入洛,景宣與延孫等擊走之,以功授 大行台右丞。進屯宜陽,攻襄城,拔之,獲... 閱讀全文

周書·列傳·卷四十三

伊川左右,寇盜為之稍息。永安之後,盜賊蜂起, 長壽乃招集叛亡,徒侶日盛。魏帝藉其力用,因而撫之。乃授 持節、大都督,轉鎮張白塢。後為河北郡守,轉河內郡守。所 歷之處,鹹以猛烈聞。討捕諸賊,頻有功。授衛大將軍、北華 州刺史,賜爵清河郡公。及魏... 閱讀全文

北史·列傳·卷五十

進。景宣恐琛審其虛實,乃將腹心自隨,詐雲迎軍,因得西遁。與儀同李延 孫相會,攻拔孔城。洛陽以南,尋亦來附。周文即留景宣守張白塢,節度東南義軍。 東魏將王元軌入洛,景宣與延孫等擊走之,以功授大行台左丞。進屯宜陽,攻襄城, 拔之,獲郡守王洪顯。... 閱讀全文

宋史·本紀·卷四

使崔彥進為關南都部署,侍衛馬軍都指揮使米信為定州都部 署。丙戌,校歷代醫書。甲午,詔作蘇州太一宮成。十一月丁酉,監察御史張白坐 知蔡州日假官錢糴糶,棄市。甲辰,改武德司為皇城司。女真遣使來貢。辛亥,祀 天地於圜丘,大赦。御乾元殿受尊號,內外... 閱讀全文

宋史·列傳·卷三十五

運使。太平興國五年,召為膳部郎中兼侍御史知雜事。六年,命與中書舍人郭贄、戶部郎中雷德驤同知京朝官考課。中正嘗薦舉監察御史張白知蔡州,假貸官錢二百貫糴粟麥以射利,坐棄市。中正降為本曹員外郎,依舊知雜。未幾,又擢拜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雍熙元... 閱讀全文

明史·列傳·卷一百八十

鳴鑾覺其偽,歸與道選授兵登陴,而獻忠所遣前鋒已至,擊斬其將上天龍。遣使縋城乞援於文燦,凡十四往,不報。已而賊大至,獻忠兵張白幟,汝才兵張赤幟,俄二幟相雜,環城力攻。貴、雲祥策馬呼曰:“以城讓我,保無他也。”獻忠又以張大經檄諭降,景春大罵碎之... 閱讀全文

醒世恆言·卷四

設兩扇柴門,門內一條竹徑,兩邊都結柏屏遮護。轉過柏屏,便是三間草堂。房雖草覆,卻高爽寬,窗明亮。堂中掛一幅無名小畫,設一張白木臥榻。桌凳之類,色色潔淨。打掃得地下無纖毫塵垢。堂後精舍數間,臥室在內。那花卉無所不有,十分繁茂。真箇四時不謝,八... 閱讀全文

太平御覽·道部·卷六

,投郵舍不及,遂宿於野。忽聞樹上人語云:"向長沙市藥。"平旦視之,乃二白鶴。仙公異之,遂往市,見二人張白蓋相從而行,謂仙公曰:"君當得地仙耳。"令還,仙公病卒,屍解。又曰:龍伯高者,後漢伏波將軍馬援戒... 閱讀全文

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二·灤陽續錄四(3)

。余老多遺忘,記孝廉名承紱,烈婦之姓氏,竟不能憶,姑存其略於此。俟扈蹕迴鑾,當更求其事狀詳著之焉。老僕施祥,嘗乘馬夜行至張白,四野空曠,黑暗中有數人擲沙泥,馬驚嘶不進,祥知是鬼,叱之曰:我不至爾墟墓間,何為犯我?群鬼揶揄曰:自作劇耳,誰與爾... 閱讀全文

九州春秋·大洪緣城苦蝤

《後漢書·朱雋傳》:“自黃巾賊後,復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畦固、苦哂之徒,並起山谷間,不可勝數。注...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