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2 / 28頁

送滿夷行秀才赴太學

宋代

漢唐諸儒經術淺,事業不及文章多。六經意義失原本,次第疏鑿成江河。

聖朝群公盡禹力,注海一導橫流波。淵源太學得至寶,洗出光耀猶鐫磨。

聖賢德業貴簡易,一氣自在生中和。針醫馬蹄鑿渾沌,或恐純粹成雕訛。

君方茂年已知道,歸涉浩渺登嵯峨。置身爵祿慶賞外,人跡斷處逢丘

寄題宇文之邵公南止亭

宋代

公南九亭名止止,亭不妄作名何為。群公賦詠得深趣,清絕正與斯人宜。

鋪張止義到無說,使我下筆先遲疑。聖賢出處無定轍,俯仰輕重爭毫釐。

雲行非行止非止,由賜狂病淵騫痴。公南少年負才術,試仕吐出胸中奇。

一言齟齬便投袂,自道豈欲求人知。公卿文章強且起,舉手謝絕無還

送江衍巨源提舉赴闕

宋代

潼川昔迎公西來,益昌今送公北回。常平使者豈公志,遠地久淹經濟才。

三年風績不勝頌,欲別有贈心胸開。江陽夷蠻互讎格,邊將生事驚風埃。

連兵巨費久乃定,得失未可相償陪。去秋西師出四路,欲舉夏寇除根荄。

精強挽運一蹉跌,十存四五良可哀。河南數州入封略,惡土棄壤如塵

和果倅趙袞良弼平江亭

宋代

牛峰絕頂凌雲閣,形勝潼江照開廓。涪水台中隱凡庵,坐對西山橫碧落。

頃嘗登覽放懷抱,鉤掛軒窗捲帷幕。氣酣景熟狀不起,一片風騷情索寞。

充城累身倦未出,無事門庭可羅雀。翠筠五瑞掃塵土,澄照清風易椽薄。

平江最好最後到,隱几凌雲僅依約。屏星主人局閒散,長句森森邀我

送趙良弼知廣安軍

宋代

巴黔萬山橫楚封,洞庭碧海蛟龍宮。潛靈蓄秀天疏通,楚人自古多材雄。

江陵故都當其胸,人物蕭爽馳英風。良弼崛起聲其中,宏偉渾厚如山東。

才思婉娩春華融,論議慷慨無約豐。高步壯領轅不容,徊翔盤紆巫與嵩。

拿舟向蜀沿涪潼,嘉陵一曲城古充。鷹隼倒臂寧久籠,南榮霹靂醒愚

求劉忱明復龍圖為畫

宋代

晉唐諸公重小筆,高價直與才名俱。然多華丹少泉石,清格往往人間無。

至今百存無一二,存者真偽難分區。營丘李成稱絕跡,峰岩秀拔非常模。

穆之灑落亦其亞,玉堂屏上瀟湘圖。董屈許范凡數輩,隱隱俗氣藏肌膚。

乃知山水系絕品,筆墨造化非功夫。要之文章之緒餘,世上真巧歸吾

寄題榮守岑象求岩起太博清富樓

宋代

南榮太守傳詩郵,詩題清富城西樓。樓中風物略已盡,行欲摸詠難為酬。

憐公謫官不累意,如與萬象同優遊。偏州隨分與山水,好景散漫無人收。

昔人知宴不知賞,俗氣未斷煙雲羞。凌靈把酒獨長嘯,歲久此地才風流。

公帆南國走欲遍,聳秀浩蕩皆窮搜。歸來耳目殊未厭,尚恐勝概遺遐

送程嗣恭正基提刑赴闕

宋代

從來貴閥多豪俊,失在矜持驕與泰。白屋寒門亦有人,往往窮愁損英概。

得時舊恩報不暇,安能與語功名會。驊騮擺首倦銜策,一蹶中途為傷駃。

簪纓要重畎畝壯,所養既完發亦大。磨礱寶刀挫圭璧,更向天資才術外。

正基太師丞相後,學博文清古冠帶。天機不露驥盤櫪,雲氣雖升蜃沉

和蒲安行題鮮于秀才

宋代

群峰屋背猿烏啼,二江門前鷗鷺飛。雅聞君居頗奇絕,長恨不到心依依。

仙翁落拓少拘檢,解舞石上凌秋輝。整冠投袂或雲起,塵土一踏何時歸。

和任師中舟中見示

宋代

經年雅音曠不聞,客衣彼此俱紅塵。六月赤日火照地,仙舟艤在支江濱。

君年四十已顯官,去去榮路無涯津。丈夫未死功業在,但使道富何憂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