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詩文/作者/古籍19 / 100頁

續資治通鑑·元紀·元紀三十

起閼逢敦牂正月,盡旃蒙協洽十二月,凡二年。 ◎至正十四年 春,正月,甲子朔,汴梁城東汴水冰,皆成五色花草如繪畫,三日方解。 丁丑,帝謂托克托曰:“朕嘗作多爾濟克勒好事,迎白傘蓋游皇城,實為天下生靈之故。今命喇嘛選僧一百八人,仍作多爾濟克勒好...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元紀·元紀三十一

起柔兆涒灘正月,盡強圉作噩六月,凡一年有奇。 ◎至正十六年 春,正月,壬午朔,改福建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為福建行中書省。 是日,張士誠弟士德陷常熟州。時江陰群盜,互相吞啖,江宗三、硃英,分黨戕殺。宗三將入城殺英,時英就招安,為判官,州之僚佐無如...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元紀·元紀三十二

起強圉作噩七月,盡著雍掩茂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至正十七年 秋,七月,丙子,吳徐達率兵攻常熟,張士德出挑戰;先鋒趙德勝麾兵而進,擒士德送建康,遂循望亭、甘露、無錫諸寨,皆下之。 士德驍鷙有謀,士誠陷諸郡,士德力居多,及是被擒,士誠為之喪氣... 閱讀全文

續資治通鑑·元紀·元紀三十三

起屠維大淵獻正月,盡上章困敦六月,凡一年有奇。 ○順帝至正十九年(己亥,一三五九年) 春,正月,陳友諒遣其黨王奉國,率兵號二十萬,寇信州路,江東廉訪副使巴延布哈德濟自衢引兵援信,遇奉國於城東,力戰,破走之,鎮南王子大聖努、樞密院判官席閏等迎... 閱讀全文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別論

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岐伯對曰: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所謂陰者,真髒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生... 閱讀全文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

黃帝問曰: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人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謂也?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夫六六之節,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氣數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天為... 閱讀全文

黃帝內經·素問·五藏生成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是故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 閱讀全文

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

黃帝問曰:平人何如?岐伯對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調病人,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日少氣。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 閱讀全文

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藏論

黃帝問曰:春脈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對曰: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脈太過與... 閱讀全文

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

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岐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渡水跌仆,喘出於腎與骨。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故... 閱讀全文